四年级下册《久不唱歌忘记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通过演唱体会并能表达出布依族人民快乐幸福的生活。
2、聆听、感受、模仿、体验、创编歌曲,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感受歌曲风趣的特点,知道这是一首贵州布依族歌曲。
教学重点: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一字一音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部分:
1、导入: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个热身,考验一下我们同学的听力和音乐记忆力,听老师拍击一组节奏,一组同学一组同学来模仿,看看哪个小组模仿的最好。
老师拍击:X X | X X |
一组同学来模仿:
老师拍击:XX XXX | XX XXX | (后十六的节奏)
二组同学来模仿:
老师拍击:XXXX XXXX | XXXX XXXX |(连续十六分音符)
三组同学来模仿:
之后三组同学共同完成三组节奏,形成节奏声势
2、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好,三组配合的很协调,好,我们的热身活动就到这儿结束,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听歌词)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怎样?
听后学生回答
3、复听歌曲
师:歌词听起来好像有些乱是不是?正是因为歌词中出现了大量的衬词,咕噜咕噜对吧,所以呢也有人把这首歌叫咕噜山歌。其实呢,这首歌名字叫《久不唱歌忘记歌》。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再一起听一遍歌曲,仔细听歌中都唱到了什么?
学生再次聆听歌曲,了解歌词
听后请学生说说歌词中都唱到了什么?
(1)歌词:久不唱歌忘记歌,久不钓鱼忘记河
好久不走这方来呀,这方凉水起青苔
拨开青苔喝凉水呀,一朵鲜花出水来
(2)看衬词
组织学生慢慢说一遍衬词,让学生熟悉衬词,为后面的准确演唱奠定基础。
4、介绍歌曲
那这首歌曲是一首布依族的歌曲,说到布依族,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少数民族,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布依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布依族
观看视频.
师:通过观看视频我们队布依族的地理位置和礼仪服饰饮食等文化有所了解,看来这是一个原生态的民族。有机会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
5、再次聆听歌曲
师:好,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歌曲,听一听歌曲中有没有刚上课时同学们拍击过的节奏,找出来后再组织学生完整拍击节奏,同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击基本拍,X X | X X | 一组拍击书上的节奏,进一步熟悉歌曲的节奏。
6、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
重点唱准节奏的变化及强弱的变化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曲谱,你能将歌曲中出现的音符从低音到高音给排列起来吗?
? ? ?
5 6 1 2 3
你们发现了这里缺少哪两个音符?(4 7)同学们说的真好,这种形式我们把它叫做民族调式中的五声调式,同时歌曲结束在哪个音上呢?(5),因此这也叫做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
填词
在填词的时候,请同学们不要着急快速填词,要慢速唱,保证唱准衬词的地方。
完整演唱
组织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观看视频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老师这里下载了两段这首歌的视频,一个是龚琳娜演唱视频,一个是彭兰乔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看后谈感受
创编歌词
师:刚才我们看到两位大家把这首歌给唱活了,非常具有情境性是吧,而且歌词也和我们音乐书上不一样,那好接下来,我们就要分组进行创编歌词,一组创编一段歌词同时加上基本的律动动作,一会儿三组进行表演,看看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三组同学开始进行创编,同时练习加入动作。
三组进行汇报表演
一组一组接着唱,看看哪个小组整体表现的最好。给最好的小组加分。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国家对原生态的音乐越来越重视,也大力推广这种原生态的音乐,就是希望能将这种音乐给传承下去,老师在这里也希望我们同学多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让这种音乐能够传承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