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送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送别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18:1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送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由于影视音乐与影视剧情密切关联,因此,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相比,影视音乐更易于理解。影视音乐在传播渠道上也比其他仅通过现场演出或录音的音乐更为顺畅,随着相关电影或音乐剧的播放,影视音乐会很快得到传播。本单元力图让学生对影视音乐及其不同类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影及电视剧,能够自主分析其中音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主题曲及其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了解什么是学堂乐歌以及作家李叔同的相关知识,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按照歌曲意境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符点四分音符,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听音乐进教室
(二)探究导入
1、 同学们读过小说《城南旧事》吗?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城南旧事》片段。(无声)
师: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事情?生:自由发言介绍电影主要背景和内容。师:讲述的非常准确精炼!
(师概括:六岁的英子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她住在北京城南的一个胡同里,在那英子结识几位好朋友,终又不得不与他们生离死别,与他们的一次次离别让小英子倍感到人世的凄苦与困惑。)
2、接下来老师把配有音乐的影片播放给大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音乐和影片结合的怎样?起到了什么作用?欣赏后回答。
(渲染气氛、点明主题、表达主人公的心情、使影视作品更好看等。)刚刚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它多次出现贯穿整部电影。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什么是主题歌曲?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主题歌曲是在电影、电视剧、动画、舞台戏剧等作品中,用来代表作品的主要乐曲或歌曲。
主题歌曲的作用:
1.概括和凸显作品的主题。
2.烘托气氛、表达情感。
3.不可替代的向导作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唱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出示歌片)
三、感受与体验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说说音乐情绪是怎样?音乐节拍是什么?
(生:优美、深情、忧伤、惆怅? ) 四四拍
请同学随歌曲打拍子感受音乐强弱节奏。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lu”模唱歌曲旋律。师弹琴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并观看乐谱,查找一下乐谱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节奏型?和不认识的音乐记号?(附点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fine 、D.C.、长音)
D.C. 唱至此从头反复,fine表示反复结束
下面我们试试唱一唱乐谱。有美感的唱谱。
请同学们填词完整演唱歌曲《送别》。师弹琴
男女生分段接唱、领唱。
8、请有表情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四、表现歌曲
1、师:请学乐器的同学,现场为大家演奏这首歌曲好吗?(分别表演 、合奏)
2、下面我们一起齐唱加乐器演奏歌曲。
五、拓展:
1、学堂乐歌
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2、作者介绍
词作者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性人物,1880年生于天津,1942年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祖籍浙江平湖市,原名广侯,号叔同。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教育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也是一代高僧,人称弘一法师。截止到1918年出家为僧那一年共创学堂乐歌五十余首,其中代表作品《送别》,历经百余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这支歌对离愁的渲染一直感染到今天的人们。
六、总结下课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影视主题歌曲的作用、了解了学堂乐歌这个特殊的历史产物、学唱了李叔同的代表作《送别》。歌曲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挚意真情,从而使这首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五、教学反思
?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影视音乐》中有很多中外影视音乐作品,我选择的内容是我国影片《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歌曲:《送别》。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C大调,表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歌曲的旋律优美抒情,在李叔同的填词下,使歌词和歌曲达到完美的融合,意境深远,成为一首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田园诗歌。通过歌词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园;再由景写人,这种特有的中国式描摹方式,总是使文字得到了升华,升华至人们内心美好情愫之中,“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使离别那淡淡的愁情,跃然心底。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又是一次很好的塑造和教化,世间还有如此美好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