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 编花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 编花篮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18:4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编花篮》是一首优秀的河南民歌。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牡丹花,而巧手编织花篮的情景,表达了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山采摘花篮的喜悦心情。歌曲为一段体,四二拍子,宫调式,整个曲调依照河南方言行腔,加上前倚音的运用,使歌曲显得轻松、活泼愉快。歌曲结束句的衬词“哪哈咿呀咳”则使河南梆子的韵味更浓,散发着中原泥土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编花篮》。
2.能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独特的河南地方音韵。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独特的地方音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串铃、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节奏相互问好。
师:非常高兴和五(4)班同学共同度过这节美好的音乐课,我们一起聆听一段戏曲片段。听一听这段戏曲具有哪里的方言特点?
2.师生聆听,交流。聆听《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好极了,这就是河南方言,刚才我们聆听的就是我国四大剧种之一河南豫剧片段。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
3.揭示课题。板书《编花篮》
二、学唱歌曲
(一)身势律动
1.节奏游戏:你拍我拍大家拍
师:请同学们模奏老师拍击的节奏。
X X ︱ X X X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模奏节奏,在律动中感受节奏,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2.随音乐拍击节奏
师:老师为刚才的节奏配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跟随音乐拍一拍刚才的节奏。
(二)学唱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听听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师:编花篮、摘牡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随琴用“la”模唱歌曲旋律。
(教师提出演唱要求:坐姿、声音轻、口腔打开、高位置演唱)
提问:歌曲的速度如何?再次模唱旋律。
填入歌词演唱。
4.说一说,找一找,唱一唱。
师:哪一句更准确的体现河南民歌的特点?(哪哈咿呀咳)
我们来唱一下。这句衬词更加表现了河南民歌的韵味。
5.教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也想表达一下对生活的热爱,听听老师的演唱和大家的演唱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河南民歌的韵味,具体在歌曲的哪里?(河南扁嘴、前倚音、下滑音、甩腔)
6.随琴再次演唱歌曲。
7.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欣赏河南民歌视频,再次感受河南韵味。
2.加入打击乐器串铃演唱歌曲。
师:老师带来了音乐课中的好帮手,串铃,在刚才的节奏练习中,用串铃代替捻指。
3.聆听甘肃民歌,欣赏兰州艺术图片。
四、课堂小结
师:民歌来源于生活,希望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音乐,说不定下一个明星就是你。最后让我们在河南民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
五、板书设计
编花篮
1= E 2\4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