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届高三4-5月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2021届高三4-5月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6 14:4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湖北省鄂东南省示范高中改革联盟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古代诗人常常以“酒”入诗,表达情感,例如: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 ” 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感谢,也表现了自己积极乐观的精神。
(2)杜甫《登高》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诗人饱尝艰辛与潦倒后放下酒杯的伤感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了作者在“醉不成欢”的分别时刻,忽然听见琵琶声,邀见琵琶女的欣喜和急切 ”
17.(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相见(每空1分,共6分)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气氛,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正要性。如《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
(3)白居易《琵琶行》中以“ ”正面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动作的熟练,用“ ”写相邻船只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琵琶技艺的高超。
17.(1)风掣红旗冻不翻 半卷红旗临易水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轻拢慢捻抹复挑? 东船西舫悄无言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生活琐事设喻,讲述治国之道,齐威王受到启发,广开言路,悬赏令刚一发布,就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局面。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对初春的景色大加赞美,认为远远胜过晚春的景色。
(3)“奇服”是屈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作者往往用奇特的服饰象征抒情主人公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如:“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群臣进谏
(2). 门庭若市
(3). 最是一年春好处
(4). 绝胜烟柳满皇都
(5). 带长铗之陆离兮
(6). 冠切云之崔嵬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芰、裳、岌、铗、嵬。
湖北省十堰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通过“ ▲ , ▲ ”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自如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江中清冷月影烘托江边送别、举酒难欢的惨淡氛围的两句是“ ▲ , ▲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情感,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惆怅的心情。
17.(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语序不当等,该空不得分)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不再需
要凭借什么,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2)韩愈在《师说》中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词人夜里醉酒,醉意朦胧中仿佛再回军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2021届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描写了因为视线被满院月光所吸引而产生的一种错觉。
(2)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连续的动作刻画,形象的揭示了作者感情的激荡变化。
(3)“月”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成为古人寄托情感的最佳载体。而白居易尤好写月,他或以月烘托气氛,或借月思乡怀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英荇交横(2)停杯投奢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示例一: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漫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
示例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示例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18B(根据前文“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句式特点可以判断答案)
湖北省恩施高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考试语文试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认为宋荣子“犹有未树也”,是因为他只能“ , ”,即仅仅分清了物我的界限,而没有达到无关荣辱、物我合一的境地。
(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相信总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表现出积极追求、乐观自信的心态的是“ , 。”
(3)清代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明代王叔远所刻“大苏泛赤壁”核舟,舟舱小窗两旁刻有文字,右刻《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前赤壁赋》“ ,
”,联语不工,却极为切题。
17.答案:(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