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 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6 14:5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 教案
教学目标
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虛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审美鉴賞与创造: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首长诗:“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晩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其中,“言兵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怎样的“奇声”呢?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岀,于是统治者橫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內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题目解说
①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②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提出论点,并做初步分析,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第二部分(第2-3段),扣住分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皆引用历史事实来加以论证。
第三部分(第4-5段),点出写作目的,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告北宋统治者要采取正确方针,坚决抵御外来侵扰。
六、全文分析
1、第一段中,作者在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后,又提出了哪两个分论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两个分论点弥补了论述中的漏洞,使中心论点更加完备周密。
2、第二段论证的是哪一个分论点?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
第二段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1)作者通过对比,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先以秦“攻取”所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进行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先祖父”得地之“难”与秦得地之“易”进行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再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进行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
(2)作者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3、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明确:
第三段以齐、赵、燕灭亡的事实为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因为它们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所以才“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有自身策略失误的原因,但是根本的因素则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作者运用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亲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会是一个未知数。
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明确:
不好。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这样就把六国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三国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因为北宋正是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做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
①对比论证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说明北宋王朝如果赂敌,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
②引用论证法。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③举例论证法。如“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6、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明确:
“赂者”指楚、魏、韩,“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魏、韩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对秦的态度基本一样—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
七、中心思想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袭扰采取以贿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态度,讽谏北宋的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扰,以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属于史论,目的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论点,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社会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不赂秦”两类国家加以论证;接着通过假设进一步论述如果不赂秦六国就不会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委婉地劝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此外,文中还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特别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作者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用先人开辟疆土时的艰辛与后人“如弃草芥”的轻率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这些情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博辨以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九、补充资料?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十、总结全文
本文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灭亡“弊在赂秦”,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覆辙,要举贤任能,团结一致,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
布置作业
本文中,作者认为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的?
课后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革:改变,除去)
B.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
诚不得已 (诚:确实,的确)
C.举以予人 (举:皆,全)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天数、命运)
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既:已经)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断定)
2.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B.《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C.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D.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作者在《六国论》中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武力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D
4.(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解析:
1.举:拿。
2.②“祖父”古义为“祖辈与父辈”;③“至于”古义为“以致”“以至于”;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
3.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错。“小李杜”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nù;D项,“景”应读jǐnɡ。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阿拉 丁神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