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知识点一】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材P108~P110) ?
1.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不利的影响吗?
2.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不利的影响,酸性越强,影响越大。
3.制定和实施计划:
(1)取3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号、2号和3号,各放入2张相同的餐巾纸。
(2)分别用清水、pH等于2和4的模拟酸雨把各培养皿中的餐巾纸浸湿。
(3)把饱满完整的小麦种子各50粒分别均匀地撒在3个培养皿的餐巾纸上。
(4)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定时向3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pH等于2和4的模拟酸雨,使餐巾纸始终保持湿润。
4.预期实验结果:1号培养皿中的种子几乎全部萌发,2号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3号培养皿中的种子有少数萌发。
5.得出结论: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不利影响,酸性越强,影响越大。
6.酸雨的危害和预防:
【知识点二】 其他环境污染(教材P110)?
1.其他环境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影响:不仅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知识点三】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教材P112~P113)?
1.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各种相关资料。
2.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评价并写出调查报告。
3.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4.将全班汇总后的报告和计划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
5.措施:减少农田污染,应该如何做?
提示:尽量施用农家肥料,不但养分全,肥效持久,还能改良土壤。
【记忆口诀】
酸雨的危害
土壤变化不吸收,
河湖酸化难生长;
芽叶危害至死亡,
腐蚀建筑和雕塑。
【名师点津】
酸雨的形成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
【生活微思考】
温室效应是怎样引起的呢?
提示:现代工业化社会过多燃烧煤等化石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引起的。
【图解知识】
垃圾分类标志
【重点难点突破】
突破点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实验图示:
2.问题探究:
问题1. 该小组同学应选择A和C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问题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防止出现偶然现象,减少实验误差。若C装置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种子自身条件不足。
【实验拓展】
(1)实验中,为什么要设计有清水的一组?
提示:有清水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酸雨形成对照实验。
(2)由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如何影响农业的发展。
提示:酸雨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它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影响植株生长。
【归纳升华】
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注意事项
(1)原则:保证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单一变量原则。
(2)关键:实验还应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可以避免偶然性。
【小试牛刀】
在“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下列不合理的是 ( D )
A.可以用醋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B.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用来比较差异
C.可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来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
D.对一组实验结果详细分析后即可得出结论
【教材二次开发】
开发点酸雨的形成
【教材命题源】(教材P109)
【教材命题点】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区别
命题角度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
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酸雨。
命题角度2:如何简单区分酸雨和温室效应?
【名师点拨】
名称 形成物质 危害
酸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使河流和湖泊酸化;直接危害植物的生长
温室 效应 二氧化碳 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小试牛刀】
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硫酸配制了pH为5的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
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
1 100粒 适量模拟酸雨 20℃ 7%
2 100粒 ? 20℃ 91%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实验组
B.需每天向第2组种子定时喷洒等量的清水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做实验材料
D.实验1次就可以得出结论
【知识点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2020·天津质检)研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
A.模拟探究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注意事项不包括 ( )
A.需进行对照实验 B.多次重复实验
C.实验变量为模拟酸雨 D.用真正的酸雨
3.酸雨指的是 ( )
A.所有的降雨 B.大暴雨
C.pH小于5.6的雨水 D.pH小于10.6的雨水
4.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饮用
B.酸化的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C.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使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
D.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酸雨措施的是 ( )
A.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B.减少煤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C.减少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 D.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6.(2020·永州质检)如表是探究“酸雨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清水
(pH=7) 模拟酸雨
(pH=5) 模拟酸雨
(pH=3)
黄豆种子 萌发率 91% 13% 2%
A.实验中可用胚根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B.模拟酸雨是由真实的酸雨与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C.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组应用等量的多粒黄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
【知识点二】其他环境污染
7.(2019·巴中学业考)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8.(2020·泉州质检)提倡大家不要乱扔废电池,将废电池回收集中处理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B.回收电池中的石墨
C.阻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D.电池中的渗出液属于有毒有害物质
9.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酸雨 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
10.(2020·邵阳质检)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5.8~6.7 6.0~7.0 7.2~8.5
备注: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7显碱性。
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
【知识点三】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1.成语“竭泽而渔”告诫人们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下列活动与此观念相符的是 ( )
A.毁林开荒 B.填湖建房 C.张网捕鸟 D.退耕还林
12.(2019·湘潭学业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13.春雨潇潇,滋润万物,酸雨却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那么,酸雨会不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呢?请设计模拟实验加以探究。
(1)请你根据“酸雨会不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呢?”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具体问题:
??
(2)针对上述具体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作出这一假设的依据是 。?
(3)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与模拟酸雨形成对照的水,应选用 。?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4)你准备以什么现象或数据(要可观察或可测量)来呈现实验结果? 。?
1.(2020·北京质检)酸雨指 pH<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
A.酸雨对樟树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B.酸雨对楝树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森林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2.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发芽率
甲 加入模拟酸雨 30%
乙 加入等量清水 90%
A.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 B.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
C.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 D.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
3.(2020·龙东学业考)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如果解决粮食问题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C.外来生物只会增加本地生物多样性,不会带来其他危害
D.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4.(2020·东莞质检)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不相符的是 ( )
A.酸雨——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B.臭氧层空洞——减少使用氟利昂
C.土地沙漠化——退耕还林还草
D.温室效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5.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B.生态农业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的
C.生态农业建立的依据是生态学原理
D.生态农业属于过度开采、消耗自然资源多的农业
6.(2020·烟台学业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们喝完的易拉罐应该投入哪里 ( )
【一道题培优】
7.居室装修可能导致苯成为室内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科学家研究苯对4种室内观叶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苯污染的吸收能力。取3个密闭的无色透明玻璃箱,进行如表1所示的操作。24小时后,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和玻璃箱内苯含量变化,每种植物进行3次重复取平均值。
表1 实验设计表
A箱 B箱 C箱
植物 无 有 有
苯 通入苯 通入苯 不通苯
表2 玻璃箱内苯含量变化
处理 苯初始浓度(mg·L-1) 处理后浓度(mg·L-1) 苯浓度下降值
空白(A箱) 48.6 47.8 0.8
①万年青 48.6 31.1 17.5
②吊兰 48.6 39.9 8.7
③常春藤 48.6 12.2 36.4
④绿萝 48.6 25.3 23.3
(1)A箱和B箱对照,研究的问题是: ?B箱和C箱对照,变量是 。?
(2)为了控制无关变量,A、B箱每次通入苯的量应该 ;B、C箱每次应放入长势相近的 种植物。?
(3)根据实验设计,图中阴影部分的数据来自 C 箱,每种植物进行3次重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4)分析实验数据:4种植物按照吸收苯的能力大小排列为 (填序号);不同植物受苯污染影响程度不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
(5)本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能 生物,生物能
环境。?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大气治理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活性炭纤维法烟气脱硫技术是采用新材料脱硫活性炭纤维催化剂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并回收利用硫资源生产硫酸或硫酸盐的一项新型脱硫技术。
开动大脑:
(1)当今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酸雨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二氧化硫 等气体造成的。?
(2)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环境保护有什么作用?
提示:可以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减少酸雨的形成,并能回收利用硫资源生产硫酸或硫酸盐,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2020·天津质检)研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A )
A.模拟探究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注意事项不包括 ( D )
A.需进行对照实验 B.多次重复实验
C.实验变量为模拟酸雨 D.用真正的酸雨
3.酸雨指的是 ( C )
A.所有的降雨 B.大暴雨
C.pH小于5.6的雨水 D.pH小于10.6的雨水
4.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饮用
B.酸化的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C.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使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
D.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酸雨措施的是 ( C )
A.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B.减少煤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C.减少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 D.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6.(2020·永州质检)如表是探究“酸雨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清水
(pH=7) 模拟酸雨
(pH=5) 模拟酸雨
(pH=3)
黄豆种子 萌发率 91% 13% 2%
A.实验中可用胚根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B.模拟酸雨是由真实的酸雨与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C.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组应用等量的多粒黄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
【知识点二】其他环境污染
7.(2019·巴中学业考)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C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8.(2020·泉州质检)提倡大家不要乱扔废电池,将废电池回收集中处理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
A.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B.回收电池中的石墨
C.阻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D.电池中的渗出液属于有毒有害物质
9.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C )
A.酸雨 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
10.(2020·邵阳质检)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B )
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5.8~6.7 6.0~7.0 7.2~8.5
备注: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7显碱性。
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
【知识点三】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1.成语“竭泽而渔”告诫人们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下列活动与此观念相符的是 ( D )
A.毁林开荒 B.填湖建房 C.张网捕鸟 D.退耕还林
12.(2019·湘潭学业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B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13.春雨潇潇,滋润万物,酸雨却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那么,酸雨会不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呢?请设计模拟实验加以探究。
(1)请你根据“酸雨会不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呢?”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具体问题: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
(2)针对上述具体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作出这一假设的依据是 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
(3)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与模拟酸雨形成对照的水,应选用 B 。?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4)你准备以什么现象或数据(要可观察或可测量)来呈现实验结果? 种子的发芽率 。?
1.(2020·北京质检)酸雨指 pH<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B )
A.酸雨对樟树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B.酸雨对楝树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森林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2.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组别 处理 发芽率
甲 加入模拟酸雨 30%
乙 加入等量清水 90%
A.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 B.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
C.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 D.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
3.(2020·龙东学业考)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如果解决粮食问题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C.外来生物只会增加本地生物多样性,不会带来其他危害
D.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4.(2020·东莞质检)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不相符的是 ( D )
A.酸雨——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B.臭氧层空洞——减少使用氟利昂
C.土地沙漠化——退耕还林还草
D.温室效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5.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B.生态农业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的
C.生态农业建立的依据是生态学原理
D.生态农业属于过度开采、消耗自然资源多的农业
6.(2020·烟台学业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们喝完的易拉罐应该投入哪里 ( A )
【一道题培优】
7.居室装修可能导致苯成为室内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科学家研究苯对4种室内观叶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苯污染的吸收能力。取3个密闭的无色透明玻璃箱,进行如表1所示的操作。24小时后,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和玻璃箱内苯含量变化,每种植物进行3次重复取平均值。
表1 实验设计表
A箱 B箱 C箱
植物 无 有 有
苯 通入苯 通入苯 不通苯
表2 玻璃箱内苯含量变化
处理 苯初始浓度(mg·L-1) 处理后浓度(mg·L-1) 苯浓度下降值
空白(A箱) 48.6 47.8 0.8
①万年青 48.6 31.1 17.5
②吊兰 48.6 39.9 8.7
③常春藤 48.6 12.2 36.4
④绿萝 48.6 25.3 23.3
(1)A箱和B箱对照,研究的问题是: 观叶植物能吸收苯吗 ?B箱和C箱对照,变量是 苯 。?
(2)为了控制无关变量,A、B箱每次通入苯的量应该 相同 ;B、C箱每次应放入长势相近的 同 种植物。?
(3)根据实验设计,图中阴影部分的数据来自 C 箱,每种植物进行3次重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减小误差 。?
(4)分析实验数据:4种植物按照吸收苯的能力大小排列为 ③④①② (填序号);不同植物受苯污染影响程度不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绿萝 。?
(5)本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能 影响 生物,生物能 影响
环境。?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