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6 19:4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单元导读:
本单元以中华美德为主题,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学习,感受美文的魅力,接受心灵的洗礼,追求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类文章的特点之后,了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教学目标】
1、略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概括课文内容。
2、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自我心灵的目的。?
【教学重点】
1、略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概括课文内容。
2、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自我心灵的目的。?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有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家,他以宽厚的人格感染着世人,他以严谨的治学引领着学者,他以执着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他让我们虚心学习,他教会我们虚心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他是谁呢?他就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2、出示学习目标
3、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设计意图】用深情的语言并配上以视屏介绍导入新课,目的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投入,产生学习期待。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丁卯(
mǎo

躬(gōng
)行
生疏(shū

商酌(zhuó

慎(
shèn
)重
譬(pì
)如
累赘(zhuì

拖沓(tà)
妥帖(tiē)
恳(kěn
)切
朦(méng

胧(
lóng

诲(
huì
)人不倦
南腔(
qiāng
)北调
鞠躬尽瘁(
cuì

修润:修改润色。
商酌:商量斟酌。
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累赘:?
负担
拖累。
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到处流浪。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勤奋学习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到它说是仁,智者见到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要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设计意图】字词的学习任重道远,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会读,会写才能更好地感知文本。
初读课文
感知叶圣陶形象(10分钟)
1、倾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为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听闻叶圣陶先生逝世心情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已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本文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品德?
待人厚
:描标点
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律己严:作文做人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环节,是在读完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叶圣陶的整体印象,主要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待人厚
:描标点
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律己严:作文做人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本文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品德?
待人厚
:描标点
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律己严:作文做人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些出来品析。
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夜,除夕响着鞭炮,以欢快的新年乐景衬托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时的哀情,倍增其哀。所以说“双层的悲哀”
细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用了哪些名言来概括叶老先生的高尚品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
写诸多前辈,烘托叶老品德高尚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赏析:出自《论语.述而》,原句是: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孔子说:“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过得去;在品德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莫:大约。躬行:身体力行。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叶先生“人才不仅要有文化知识,而且还要能把文化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做事过程还要竭尽全力”的观点。
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赏析:出自《论语·雍也》篇:“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所谓仁,就是自已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已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也就是说,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已,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思考:
5、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找出文章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分析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分组概括)
答案示例: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评价叙述的事件是:叶圣陶远送客人,晚年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也还举手打拱,连声称谢。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之人。
思考:
全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叶圣陶先生躬行君子的高尚品质?
答案示例:
1.品析“言”之宽厚——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2.赏读“行”之谦恭——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3.感受“写”之严格——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7、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作者用“写话”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8、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在这个房间念,要让那个房间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格。”怎样理解“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明。
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本文也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时上学期间,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的时候,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三个短语,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说话一般。
示例语句:譬如今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顺势朦胧,对于以简明如话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宣扬朦胧”让人看明白了是不高明的写作,想让人看不明白。与“简明如话”是对立的,所以嘲笑简明如话的文章。“
顺势朦胧”指不推敲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写作的态度。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是褒贬分明,值得品味。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理解叶先生的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的品格。学习叶先生“写话”的风格。
四写法赏析
情感表达
行文平易,感情真挚。
人物刻画
叙事具体,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
学习文章技巧,情感表达和人物刻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写话风格
文风重视简洁
文句力求完美
待人厚
律己严
行事谦
修改文章
回复信件
恭送客人
会上发言
淡泊名利、生活简朴、
关心友人、专注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