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3-21 18: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南极小客人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主备人:郭芳丽 备课时间:2011年2月23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1及自主练习1、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丰富南极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教学预测: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
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
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用计数器表示100。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60、90吗?
(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呢?
(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
(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练习时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自己独立地去估、数,然后交流自己估和数的方法和结果。
2、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5个5个的数……练习时,可先由教师与一位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做练习。
3、自主练习第5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
4、自主练习第6题猜数游戏。
个别学生辅导:
四、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能回家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吗?
第二课时来到南极 例2及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2及自主练习3、4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能
2、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位的顺序。
教学预测: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一、回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
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
(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24。
3、同桌合作,进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自主练习第4题
(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吗?
(2)师:小动物门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
(3)集体订正
(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
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
4、补充练习
40、41、()、()、45、46、()、()、()
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
四、走进生活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100以内的数吗?
个别学生辅导:
五、课堂小结
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信息窗2”,“你说我讲”第一个红点的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读写数。
教学难点: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预测: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海豹?
4、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小结: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个别学生辅导:
三、应用拓展
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
2、“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3、“自主练习”第二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二)
教学内容:
信息窗二,“你说我讲”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数字比较大小
教学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个别学生辅导: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第4题。
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6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南极小客人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我学会了吗”以及“丰收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整理已学过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一、创设情境
1、这几天我们交了好多数字朋友,可是有一些数字朋友不听话,都在我们的课本上解散了非常乱,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几好吗?
2、提出问题 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解决问题
1、让我们读一读,都是哪些数字朋友?
2、看样子还真不少呢?到底有多少你知道吗?学生自己数一数,小组汇报统一答案。
3、其实这些数字只要我们按照一点的顺序串起来,就会有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学生连完之后,说一说是什么?
4、回顾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你还学到了什么?
个别学生辅导: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