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唐诗五首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杜甫孰料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且壮志难酬,登高有感,遂作此诗。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诗意
品景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风急——凄寒
天高——辽远
/个人很孤单渺小
猿啸——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鸟飞——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明诗意
品景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仰望落木无边生何感?
——看无边落叶飘零,顿生人到暮年生命短暂之悲。
俯视长江不尽有何情?
——看江水奔流无尽,立有年华易逝壮志难酬之痛。
明诗意
品景情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怎样的人生凄苦境况?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国难家愁,白发日多。
因病戒酒,悲情更遣。
忧国伤时,跃然纸上。
析景情
赏诗境
景融情客观景物主观化
描景
壮阔悲凉
融情
忧国伤时
年华已逝
难酬壮志
艰难飘零
景衬情悲景衬悲情
绘景:悲、凄、清
衬情:老、苦、孤
(小结:苍茫浩瀚天地间的千古一叹,
挑千古悲愁于一肩)
登高
赏艺术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课后讨论题
杜甫悲天悯人、忧时伤乱的情怀注定了他是活得最痛苦、最不幸的一位诗人。有人评说:在杜甫所有的诗作中,《登高》可以说是艰难苦恨、离乱悲愁的集大成者,请简要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在《登高》中的具体体现。
你还记得吗?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813~858)
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著有《李义山诗集》。和杜牧并称“小李杜”,和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便去世。?
瑟,楚人喜爱的一种丝类乐器。《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聆听锦瑟之繁弦,追思华年之往事
明诗意
品景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明典故
品诗情
1.典故
庄周梦蝶
一日,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他不禁纳闷:不知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呢?
2.典故
望帝啼鹃
望帝,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迷,是梦醒一刹那,在真实与虚幻中产生的迷惑、迷失,这其中有诗人对美好的追寻也有对失去的怅惘,而杜宇之悲托于杜鹃,就如同诗人。生命热情还在,渴望追寻美好而不得的无限悲感、难言的愁绪和怨愤尽托于锦瑟之声。
明典故
品诗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明典故
品诗情
3.典故
鲛人泣珠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
4.典故
暖玉生烟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在日光煦照下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这种光气只能在远观时才可见,近处是看不到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而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惘然”是直抒胸臆,这反问和正解的曲折都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明诗意
品景情
诗歌内容(内容之眼:思华年)
??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情感(情感之眼:惘然)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赏艺术风格:绮丽精工
深情绵邈
绮丽精工:指手法技巧。
联想想象
典故象征
多种意象
深情绵邈:指情感意境。
情思深沉
意境朦胧
意蕴丰富
课后讨论:合理运用典故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李商隐的《锦瑟》做简要分析。
布置作业
1.背诵二首诗歌
2.课外拓展作业(见下页)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寄语
唐代是诗的盛世,中国文学史的花季,而15、16岁,正是你们人生的花季。青春,如炽热火焰,如灿烂星河。青春,让我们对生活报以向往、光明和希望。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执著奋斗,才是青春的你们最美的模样。劝君惜取少年时,愿大家在接下来的居家学习中,能惜时如金,高度地自律与专注。愿我们都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感谢大家来到空中课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