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7 19: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52830012052300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雷鸟在不同季节变换不同体色,有利于躲避敌害
B.草原上狼和兔子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这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由于缺乏青草,长颈鹿需要经常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长期锻炼从而形成了长颈
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翅能飞的昆虫很少,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
2.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关键因素是
A.生物能过度繁殖 B.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能产生变异 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择
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人类进化的第一阶段是能人 D.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4.根据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的过程属于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第四步
5.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棉铃虫经过抗药性适应,逐渐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定向行的抗药性变异
6.下列有关生物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气、甲烷、水蒸气等气体
B.米勒的实验验证了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C.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
D.越是古老地层中埋藏的化石结构越简单
7.阿莫西林属于抗生素类药物。某人发现同一种病,以前用阿莫西林能很快治愈,而现在好像越来越难治愈了。下列有关分析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相对体内大量的细菌,抗生素服用得过少
B.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C.细菌存在变异现象
D.产生有利变异的细菌,更易繁殖存活
8.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性状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都能生存 B.自然选择决定了长颈鹿进化的方向
C.生存环境决定了长颈鹿变异性状是否有利 D.变异导致长颈鹿原种后代性状改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现象多于变异现象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形性状
C.体色鲜艳的箭毒蛙在自然界中长期生存,可以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D.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捕蚊灯利用蚊虫的夜行性和趋光性,以发光的灯管引诱后,再以高压电击杀死接触的蚊子。人们发现捕蚊灯的捕蚊效果比十年前差多了。对此现象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不良环境的刺激使蚊子个体忍受高压电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
B.因为长期使用捕蚊灯,刺激基因突变,使蚊子产生了避光性
C.蚊子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既能产生忍受高压电个体,也能产生不能忍受高压电的个体
D.原本就存在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
11.下列关于生物化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B.生物化石都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C.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12.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药的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降低了 B.害虫产生能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
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13.化学杀虫剂的普遍使用使蚊子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如图中①~④表示一段时间内蚊子的数量变化,排序最合理的是(  )
A.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B.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C.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D.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14.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农药使害虫产生了定向的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D.曲线a~c的变化说明,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个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5.如图所示,由于环境的污染,几年内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预测多年以后,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结果是
A. B. C. D.
16.一块马铃薯种植地中,甲虫泛滥成灾。农民使用杀虫剂Ⅰ后,甲虫的数量急剧减少,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使用杀虫剂Ⅱ,甲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如图)。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曲线下降值没有到达零说明杀虫剂使用之前,甲虫中已经存在抗药性强的变异个体
B.曲线回升是由于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不断繁殖,使抗药性强的个体数量增加
C.甲虫的抗药性增强,是通过甲虫和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D.杀虫剂的使用导致甲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
17.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便直接用实验探究的问题,以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②内模拟了水蒸汽凝结降雨,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产生氨基酸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里诞生的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生命
18.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
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
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
19.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20.下图表示几种动物的起源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B和G的共同特征是体内具有膈
B.原始哺乳动物A能向不同方向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C.不同环境导致原始哺乳动物发生了变异
D.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二、填空题(10分)
21.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___一书。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适者______,不适者__________,这就是_________。
22.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自然选择。
23.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转化为___;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_____和______等有机大分子;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始生命,这些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原始的____________生物。
24.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达尔文 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________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5.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有人针对此现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
(1)你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
(厘米)
5月25日一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一8月3日
6.0→10.2
31.0→72.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例说明,蚂蚁与金合欢之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26.下图是意大利医生雷迪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A与B中均无蛆出现,而C则_______。
(2)B与C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C中的蛆来自_______,而非腐肉或空气。
(4)此实验推翻了“腐肉生蛆”的_______观点。
(5)雷迪在实验中没有解释的现象是________。
27.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2)作出假设: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入母鸡。
④半小时后,再次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昆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绿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灰色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___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4)得出结论:______。
(5)请你说出还有哪些生物具有保护色?______。
28.安乐蜥,外形如壁虎,趾宽大,爪尖锐,趾垫上有小钩,有利于攀缘。
(1)巴哈马群岛经历了两场飓风“伊尔玛”和“玛丽亚”;飓风过后,科研人员对飓风前、后安乐蜥的形态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记录如下图:

与飓风前相比,飓风过后存活下来的安乐蜥出现前肢长度_______、后肢长度变_______、前肢趾垫面积_______的特点。推测这样的特点可以让它们更好地“抱树”,较长的后肢反而会增加被风吹动的表面积。
(2)若要验证飓风对不同形态特征的安乐蜥的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Ⅰ.实验步骤:
①选取一定数目的不同形态特征的安乐蜥攀在木棍上面;
②用吹风机以一定强度的风力吹安乐蜥,模拟了_______环境;
③记录每只安乐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时间;
④分别统计仍然攀缘在木棍和被吹走的安乐蜥的附肢长度、趾垫面积的大小;
Ⅱ.结果预测:从实验后木棍上安乐蜥的停留时长与形态特征两个方面来看,若结果为_______,则说明飓风对安乐蜥具有选择作用。
四、综合题(10分)
29.下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_____化石。
(2)E和C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 ]______进化而来的。
(3)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 ]______,其生殖特点是_______。
(4)D是___动物,它的发育特征是___发育。
(5)脊椎动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____,由___,由___。
30.下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_____(填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_____。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______(需氧型或不需氧型)。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始生命诞生在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B 7.A 8.A 9.C 10.D
11.C 12.B 13.A 14.A 15.D 16.D 17.D 18.B 19.C 20.C
21.《物种起源》 生存斗争 生存 被淘汰 自然选择
22.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
23.有机小分子 蛋白质 核酸 生长 生殖 遗传 单细胞
24.化石 自然选择学说 生存竞争 多样性 环境
25.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 有没有蚂蚁栖居 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利 共生
26.有蛆出现 苍蝇的有无进入 苍蝇产的卵 自然发生论 新鲜肉变腐肉
27.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非常相似(一致) 自然选择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鱼、青蛙等
28.变长 变短 变大 飓风 前肢更长、趾间面积更大的安乐蜥停留时间更长
29.A 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胎生、哺乳 两栖 变态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30.A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不需氧型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原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