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热爱生活
2、了解小动物冬眠的科普知识;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好好利用听觉感知来学会歌曲
教学重点:运用轻柔甜美的声音表现小动物们在雪花的呼唤下渐渐进入甜美梦乡的歌曲意境,并能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2和弱起小节。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书本、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律动: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随着这段音乐小视频动起来好吗?(播放《铃儿响叮当》)
2、师生问好
3、同学们,刚才这段音乐音乐带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它表现的什么时节、季节?
生:冬季,圣诞节——外国人的新年
4、师:伴随着这首《铃儿响叮当》的余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祖国各地的冬季雪景,一起来重温一下它的美丽吧!
(展示雪景图片,初步欣赏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板书课题
5、师:雪景美吗?生:美
师:这么美丽的雪景,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跟随小雪花一起去雪地里旅行了。
二、寓教于乐
1、播放伴奏,教师范唱
2、师:老师唱得好不好听?请同学们与老师作伴去雪地旅行吧
3、按节奏读歌词。教师教读,师生接龙读。
4、用啦来模唱
5、师:同学们,今天来了两位我们音乐的老朋友,你们看是谁呢?师出示#记号
师:对了!如果#记号跟小音符拉手做了朋友,那这个音符就要唱高半个音。(引导学生说半个音)我们来试一试!
师:“#2”的音高要靠近“3”,这样“#2”就能唱准。
师:请你们看第二行,也用到了升记号?
学唱另一句有升号的乐句 54? 3#2? 3 -
师:你们瞧又来了一位朋友,它是下滑音,好象一片片雪花飘落下来。
教师范唱,学生学唱。
6、完整欣赏歌曲,要求学生在“告诉小xx”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7、随歌曲伴奏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8、学生随师琴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三、歌曲处理
师:为什么让它们做梦呢?
生:真想让小动物们好好的睡上一觉
师:这个梦什么时候醒?
生:等那春风姑娘来唤醒
做动作唱“睡吧,睡吧,做个甜美的梦。”
师:雪花让谁闭上小眼睛?
生: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
(1)出示刺猬,蛇,乌龟,蝙蝠,狗熊等动物图片。
师:那小动物们冬天里又要去干什么呢?
生:冬眠
出示课件
介绍冬眠知识——冬眠,是变温动物为了躲开寒冷冬天的一个“法宝”。有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比如刺猬,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进入近似睡眠的状态。师:提醒学生应该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不要打扰小动物的美梦。
(2)第二乐句处理
师:小动物住在天南地北,四面八方,告诉他们该冬眠啦。(告诉?怎么告诉?提醒四种小动物,可以朝不同方向告诉.)
师:请你用歌声表现“神秘”的感觉。
情感处理并加相关动作表演。
全体起立做动作,演唱“告诉小青蛙……告诉小狗熊”。
做动作唱“睡吧……做个甜头的梦。”
(3)学生随音乐表演歌曲
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节奏等把歌曲演唱得更好。
(在演唱“告诉小xx”时也可加入拍手或“嘿嘿”等加以装饰)
四、拓展
师:雪花给小动物带来了美丽的梦,但它同时也带来了爸爸对孩子的关爱和思念,一起来听《爸爸的雪花》。
师:爸爸给我们寄来一片雪花,我们的父母也在外打工,我们也寄一片雪花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们在这里很听话,好好学习,请爸爸妈妈放心。
七、课堂小结
师:美丽神奇的雪花带来了歌声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一个梦幻的冬天,快乐的圣诞节即将来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冬天的梦。同学们,再见。(播放《铃儿响叮当》,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