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单元 红河谷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单元 红河谷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7 19: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河谷》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音乐课标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这个总目标之下,又提出了三个层面的上的具体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一是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辟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发展的园地;二是突出音乐的艺术规律,将发展学生音乐听觉放在重要位置;三是通过听、唱熟悉乐谱,降低教材难度;四是重视教材与相关文化的融合。 本课教学设计以审美为核心,积极创造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的听觉训练,加强学生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并最大限度的提供学生对音乐的再创作空间,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歌曲《红河谷》 1.《红河谷》是流传于北美洲一带的民歌。它带有美国北方民歌的某些风格特色,在加拿大南部也很流行,因而加拿大人认为它是一首加拿大民歌。红河因河水中含红褐色土,水色发红而得名。《红河谷》歌词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它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歌词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地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识谱能力,并能较为正确的描述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具有一定的鉴赏和表现能力。在知识技能方面,通过上一学年对学生听音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够听辨或书写出四小节的旋律,并能构唱出大小三度音程,在歌唱方面,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轻声、高位置的进行演唱。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积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拾设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创设歌曲情境为出发点进行音乐教学,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学习气氛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学习抒发赞美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觉训练,与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歌曲旋律,分析旋律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旋律听辩,提高学生视唱练耳能力 。
2、培养学生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 通过三度音程的构唱训练,提高学生二部合唱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4/4拍的节拍规律,二声部合唱做到各声部清晰,声部与声部间关系和谐、均衡。
教学资源
教具:钢琴、电子课件、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2.发声训练:
3.新课导入
学习歌曲
听音训练:
4.学习歌曲旋律:
5.学唱歌词:
6.二声部合唱训练

知识拓展:
7.课堂小结:
学生一起律动进教室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加拿大,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民族风情,在这辽阔的土地上流淌着一条美丽的河,因河水中含有红褐色土,水色发红,所以人们称“红河”这里还流传着一首优美的加拿大民歌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吧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感受,并发现这首歌曲是个弱起小节
师:讲授弱起小节
复听歌曲:
复习G调音阶
听第一句旋律:
指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让学生熟悉歌词
帮助学生处理歌曲
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师:为了使音乐更加丰富,请同学们在我们班的小音乐家们的帮助下,为歌曲配二声部。
(提示:下方三度音,同音反复)
师:同学们的歌声太美妙了,我觉得自己就站在静静的河边,感受着生活的宁静,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别的国家的民歌吗?
师: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都有他们的民歌,希望同学们课下多收集民歌,用你们的歌声唱响世界,另外你们还在这节课里“收获”了什么?

听音乐律动
二声部音阶演唱(移调)
学生看课件,欣赏加拿大的风景,并感受歌曲情绪及节拍特点
初听歌曲:
学生与老师进行哼唱旋律接龙练习弱起小节
进一部感受歌曲情绪
学生演唱G调音阶
听辩旋律:
在老师弹奏的旋律中听辩出歌曲的第一乐句,并唱一唱
学生分小组自主学唱歌曲旋律
学生轻声演唱歌词
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
学生分小组为歌曲配二声部
个人展示唱民歌 使学生快速进入音乐情境之中
训练学生的气息、音准和歌唱状态,后面
歌曲的二声部演唱做准备。
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
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为学习歌曲做准备
进一步熟悉音乐
为学习歌曲旋律做准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生生合作还能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为新歌配二声部做铺垫
在编创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6.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又能在,也体现了课内外一体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弘扬民族文化
7.通过提问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红河谷 G调音阶,及44拍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完成程度
完成好10
基本完成8
没完成6
教学过程与目标
旋律的听唱情况
学生学习、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学生参与评价性学习的情况
歌曲拓展的完成情况
课堂气氛
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
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
学习效果(学生)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
学生的课堂常规
评价等级
A(85以上)
B(75-84)
C(60-74)
D(60以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