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采山》
教 学
目
标 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采山》。
认识、并准确掌握十六分音符,以及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运用节奏型、句式结构作记忆提取和内心听觉拍记。
体验乐句的相同、不同和相似,能够清楚辨识和背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轻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难点: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打击小乐器
板书设计 采山
低音5—中音2—中音5的小山坡图
XX=XXXX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组织教学
播放《采山》音乐伴奏,教师可用手鼓拍击节拍重音,学生按着伴奏节奏走步并拍手进教室。
师生问好(注意用轻柔的声音)。
【意图】音乐渲染课堂氛围,鼓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同时建立学生轻声高位置的发声方法。
音高、节奏练习,复习歌曲《阿凡提骑驴》、《粗心的小画家》
1、教师带领学生用柯文手势进行音高训练。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一玩。看,我准备了一个小篮子,猜猜,它有什么用?可以采摘很多食物,小花。那我们提子小篮子准备出发。不巧,外面下了一点小雨,没关系,不影响我们的心情!
看,我们来到了哪里?(黑板展示一座山)来到了一座陡峭的山下,山好高,我们用一个音符来感受一下它的高度,就用5,低音5,中音5。(学生跟唱,跨度较大,预计会有些困难)
师:听到刚才的声音,我想我们一定没有爬山的力气了,老师给你们找来一个小帮手(出示中音2)我们拿出干劲儿,低音5,中音2,中音5。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
2、即时巩固:5 5 | 5 5 | 5 2 | 5 — ||(要求:第一遍连着唱,每个音延长,注意每个音的音准;第二遍弹性的、轻巧的,顿音的方法演唱)
【意图】歌曲的主要音域为低音5—中音5,用形象的方式爬山来感受音高。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主要音域。柯文手势训练巩固每个音的音准,哪个音高或者低,用手往上或下移动,让学生很快掌握音准。歌曲基调是欢快活泼,用顿音的演唱方法歌唱不仅巩固了正确的呼吸以及发声方法,也衔接了后面的歌曲处理。
3、师:终于爬到山顶了。哇,山上好多的蘑菇,我们一起采蘑菇吧。播放音乐,我们一手拿着篮子,一手采蘑菇。(学生自由律动)。 看我采到几颗大蘑菇,我看到有的小朋友还采到了很多的小蘑菇。我把它们制成了蘑菇节奏卡,我们一起来拍一拍。(PPT出示蘑菇节奏)
大蘑菇:X X X O
小蘑菇:XXXX
大小蘑菇:XXX XXX X.X
(教师先给出预备拍,并加大身体摇摆幅度,激发学生律动)
4、认识、掌握十六分音符
师:下面,老师来读大蘑菇的节奏,同学们来读小蘑菇的节奏!注意,我们要同时读出来!(PPT展示——师:XX 学生:XXXX)
师:我们交换读呢...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虽然小蘑菇和大蘑菇的节奏不一样,但却能在一拍中同时读完!
师:没错!四个小蘑菇与两个大蘑菇的节奏时值是相同的。(PPT展示XX=XXXX)
师:我们再来读一遍大小蘑菇的节奏XXX XXX!
4.节奏创编,复习歌曲
第一关卡:
(PPT再次展示大小蘑菇节奏卡)
师:老师现在想要请各位小小作曲家们,用蘑菇卡里的节奏型,和老师一起完成一条四小节的节奏创编!我先来拍前两小节,后两小节大家请帮我完成好吗!(老师给出四个恒拍后,并摇摆着身体,拍出 X XX X XX | XX X |两小节节奏,后两小节请同学创编)
生:(小组讨论,即兴创编,派代表展示.)
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边拍边读。直到某位学生创编的节奏型与接下来要复习的这首歌曲的前两句节奏相同。接着便邀请这位同学一起拍读这四小节的节奏!)
师:(摇摆着身体,边拍边读)X XX X XX | XX X |
生:(摇摆着身体,边拍边读)XXXX X XX | XX X0|
师:同学们,我们拍了一首学过的歌曲的开头两句!你们能回忆起来吗?【这一部分通过节奏型的句式组织,做了一个歌曲的记忆提取。学生可能会记忆提取失败。为了预防这一现象,平时教学时应注意及时复习。】
师:这正是我们二年级上册里的《阿凡提骑驴》这首歌的开头!(PPT出示完整歌谱)我们边拍,边唱一唱好吗!(老师给出预备拍,情绪、神态积极地)
生:积极地、开心地摇摆着身体,手拍着节奏,一起复习歌曲。
第二关卡:
师:刚才同学们创编了两小节的节奏,编的可真棒!现在,老师想加大点难度!我把刚刚的前两小节蘑菇节奏卡变化一下,扩充成了四个小节!这回就要辛苦各位小小作曲家,为我编出后四个小节的节奏吧!这次我们就不用四个十六节奏啦!用上小附点节奏吧!
(PPT展示,老师边拍边读,边摇摆身体 :
XX X XX | XX X | XX X XX | XX X |)
生:(小组讨论,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型,编创节奏,并选派代表展示)
师:(同之前一样,邀请学生展示,直到与之后复习的歌曲节奏相同,便邀请这位同学一起拍读节奏!)
师生:(摇摆着身体,边拍边读)
XX X XX | XX X | XX X XX | XX X |
X·X X·X | XX X | X·X XX | XX X |
师:我们又拍了一首学过的歌曲开头!你们猜是哪首歌呢?
生:是《粗心的小画家》!
师:不错!正是这首欢快的歌曲!我们一起背唱好吗!(老师给出预备拍,积极呼吸,示意学生)
【意图】情境式的导入较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采蘑菇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的节奏创编环节,复习歌曲,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展开,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知、创编和律动能力。并且,学生通过积极的记忆提取和富有表情的歌唱,对以前学过的歌曲又有了一次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的新课教授做了更好的铺垫。
二、新授教学
1、感受、聆听
师:同学们,山里的小朋友们把我们刚才采蘑菇,采木耳等活动叫做采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采山》。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采山的时候心情怎样呢?
生:轻松愉快的...
【采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尤其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解释一下采山的意思很有必要,并能迅速点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单独感受音乐的能力,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感受歌曲的情绪、歌词的内容等,有助于他们学习歌曲,对他们自身音乐素养也有提高。】
2、按节奏读歌词,读一读、拍一拍
师:下面,我们一起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回忆一下刚刚采山的乐趣,按节奏读读歌词吧!别着急,先听老师拍出第一句的节奏,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将我拍的模仿出来好吗!
(XX XXX | XX X X0 |老师注意每小节的强弱要明显)
生:立即模仿拍出第一句!
师:(PPT展示这条节奏)真棒!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与我们刚刚复习的哪首歌曲的开头节奏相似?有没有不同之处?
生:和《粗心的小画家》开始的节奏很像!但是第二小节第一拍有点不一样!【经过上一环节的节奏训练,此刻孩子们的节奏感很敏锐,一下子就能找出不同之处。】
师:没错!老师把其中的二八节奏型变成了前十六后八。你能看着节奏谱读出来吗?注意八分休止!(老师给速度,愉快地神情,注意声音的轻巧、弹性,用高位置带读。学生跟着摇摆身体,手拍节奏,兴致颇高的读了起来。第一遍用ti dili读,第二遍读歌词)
师:那这四个小节你能找出规律吗?
生:其实就是两小节的重复!第一句和第二句一模一样!(PPT用红色框框标示出相同节奏的句子)
XX XXX | XX X X0 | XX XXX | XX X X0 |
踩着 小雨 去 采 山 小小 脚丫 跑 得 欢
师:注意我又要做小小改变了!(老师继续拍一条两小节节奏X·X XXX | XX X X0 | 学生模仿,指出第一拍有变化,变成了附点节奏)加上歌词读一读!
师:继续听!(老师拍XX XXX | X X X0 |学生模仿,马上就能反应出跟《粗心的小画家》第一句节奏相同)按节奏读读歌词!
X·X XXX | XX X X0 | XX XXX | XX X0 |
带 着 香甜 回 家 走 歌儿 飘 上 山尖 尖
师:小朋友们上山不仅采了蘑菇,还采了木耳、山菜...听,他们多开心(老师轻快地拍出,注意强拍明显
XXXX X0 | XXXX X0 | 学生模仿,按节奏读歌词。
师:只剩一句了!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听辨,想想跟哪句的节奏相同?
生:(齐声说)第六句!(PPT用黄色框框标示出相同的乐句)
XXXX X0 | XXXX X0 | XX XXX | X X X0 |
采呀采蘑 菇 采呀采木 耳 采来 山 菜 嫩 又 鲜
【意图】本环节的按节奏朗读歌词,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深化对歌曲情绪的感受。另外,教师先拍出节奏,学生再模仿,并与熟悉的乐句节奏做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与节奏敏锐度。同时老师用高位置、轻巧的声音带读歌词,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式歌唱,自然地把握了歌曲的情绪,为之后的情感处理做铺垫。
复听歌曲,找出相同旋律
(PPT出示歌曲完整歌谱)
师:读完歌词,我们来看看歌谱,歌谱上出现的红色小线将两个十六分音符小朋友牵手在一起,而他的下面只有一个字,记住出现红线的地方是一字对着两个音,也就是“一字多音”。 下面我们再来仔细听听歌曲中红线的地方,同时请你们找找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句子。
【复听歌曲。上一个环节中,经过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已经找出了节奏相同、相似的乐句,在这基础之上,再来找一找旋律相同、相似的句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生:(大多数同学都举手。兴奋地指出第一、二句相同,第五句和第一、二句相似,只有第一拍不一样;第四句和第六句相似,第三小节第一拍不同)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可真灵敏,全都找对了!没错,绿色的乐句节奏旋律都是完全一样的,黄色地方的节奏是完全一样的,然而有一个音不同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我们一起唱一唱旋律,我唱每句的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过读谱视唱的训练,所以能较好地完成视唱)
2 5 5 3 2 | 1 2 3 2 0 | 2 5 5 3 2 | 1 2 3 2 0 |
踩着 小雨 去 采 山, 小小 脚丫 跑 得 欢
6 6 6 1 2 0 |3 3 3 1 2 0 | 6 2 2 1 6 | 5 6 5 0 |
采呀采蘑 菇 采呀采木 耳, 采 来 山 菜 嫩 又 鲜
5·5 5 32| 1 2 3 2 0 | 6 2 2 1 6 | 5 5 5 0 |
带着 香甜 回 家 走 , 歌 儿 飘 上 山 尖 尖
师:(PPT出示用爱心遮住部分小节的歌谱)老师把相同或者相似的小节用一个小爱心遮住,你们还能唱出来吗?下面请大家在心里默唱,1分钟之后老师来和大家玩一个接唱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接唱,没遮住的部分是我唱,遮住的你们唱!
(师生接唱,学生此时注意力很集中,表情很兴奋。)
师:完成的真棒!看来同学们的音乐记忆力真不错!那现在能把老师唱的部分连起来,完整演唱整首歌谱吗?(经过反复的聆听,老师的范唱与学生的接唱互动,孩子们已经对整首歌曲的旋律很熟悉了。)
生:(非常有信心地做好准备,在老师给出两个预备拍后,积极呼吸,愉快地唱出了整首歌谱)
【意图】复听过程出找出一字多音的地方,解决学生的困难之处。同时找出旋律相同的句子,考验学生聆听时的关注度和观察力,师生互动合作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记忆力,更好的掌握已学乐句。
4.再听歌曲,引导完整演唱
师:(老师自弹自唱整首歌曲,学生小声跟唱。范唱的时候,注意有表情、弹性的声音,强弱明显)小朋友们“踩着小雨去采山...小小脚丫跑得欢”这里他们是很沉重的踩呀跑呀,还是轻快的开心的步伐?
生:很开心的、轻快的!
师:没错!那我们这一句要唱的活泼一点好吗!
师:那小朋友们采完山了,“带着香甜回家走”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他们收获很多!更加开心了!
师:是的!“带”字我们声音要放出来一点,心里很满足、得意的样子!那最后一句“歌儿飘上山尖尖”,歌声“飘”都到山顶上了,我们应该怎样表现呢?
生:同样要强一点!轻盈地!
师:下面老师伴奏,大家来唱好吗!(老师四个预备拍,注意用声音的高位置,轻快活泼的情绪)
【还可师生接龙唱、最后完整演唱。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学习歌曲,加深印象。为最终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情绪表现歌曲做铺垫。】
5.表演唱
A.小组讨论,结合歌词内容,编创动作
B.可加入铃鼓、沙锤等打击小乐器
三、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活泼轻快的歌曲《采山》,小朋友们体会到了采山的快乐。希望同学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劳动,多进行采山一样的户外活动,享受劳动的快乐,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