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丹柯》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读《外国小说欣赏》(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丹柯》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读《外国小说欣赏》(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6 21: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
丹 柯 苏联 高尔基
【苏联】 高尔基
学习目标
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认识丹柯人物形象及象征意义。
2、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理解丹柯的英雄之举和英雄的孤独感。
高尔基生于1868年,于1936年去世。是俄国大文学家。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就为生活所迫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工,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社会”大学的课堂。
早期的作品多描写俄国沙皇统治下人民的痛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探索改造现实的途径,写了许多表现劳动者的文章,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革命者搏击风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一篇革命的战斗的檄文与颂歌。
1892年,他以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文学作品。
高尔基
1906年,完成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认为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被列宁称为“一本很及时的好书。”
他还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高尔基
创作风格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绘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议情绪。
《丹柯》选自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伊则吉尔老婆子》。当时俄罗斯正处于大革命时期,黎明前的黑暗正需要一种精神的鼓励和道路的指引,所以高尔基就创作了“丹柯”这一光辉的勇士形象,希望能照亮黑暗中人们的心灵,鼓励人们追求胜利,走向光明。
《伊则吉尔老婆子》运用民间传说的题材,以大故事套用小故事的形式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成。用第一人称,借老婆子之口讲述三个故事:
腊拉的故事,谴责极端个人主义。
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故事指出个人主义的严重危害。
草原星火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歌颂勇士。
背 景 介 绍
《伊则吉尔老婆子》
腊拉是雄鹰和吉卜赛少女所生的儿子,长期离群索居,养成孤傲、自私的性格。他残忍地杀死了一个拒绝爱情的姑娘,人们惩罚他永远过孤独的生活,最后他变成了一个空虚的、黑暗的影子。高尔基通过这个形象,谴责极端个人主义。
伊则吉尔老婆子年轻时美丽漂亮健壮,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本想有一番作为。然而她一味追求个人享乐,没有明确的高远生活目标,虚度年华,到头来沦为“一副赤裸裸的骷髅”,高尔基借助该形象,指出个人主义的严重危害。
第三个就是丹柯的故事,通过“腊拉”、“伊则吉尔老婆子”与“丹柯”故事的对比,突出对“丹柯”的赞扬。
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内容

(要求语言规范,要点具备)
本文讲述了丹柯在族人遭受厄运时,挺身而出带领族人寻找出路,在遭受族人抱怨指责时,丹柯依然以德报怨,挖出自己的心带领族人走出黑暗却被遗忘的故事。
四、分析丹柯及族人的情感变化并分析他们的性格
思 考??
前有巨树后有强敌死亡威胁
族人:
丹柯:
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
族人:
抱怨丹柯
丹柯:
快乐而安详
胆小、害怕、准备当奴隶
大雷雨、黑暗、闪电、树木威胁
族人:
愿意搭救他们,拿出自己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勇气全失、抱怨、审问、指责、生气,想弄死丹柯
丹柯:
走出树林来到草原
族人:
忘了丹柯,一个人拿脚踏在丹柯的心上
丹柯:
快乐骄傲地笑倒下死了
挺身而出,当大家的领路人
请结合以上的分析与课文内容
概括族人和丹柯的形象特点
五、人物形象分析
口答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环境描写、别人的描述、作者介绍等)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胆小怕事,懦弱无能,不知感恩,不理解、不尊重、不爱护英雄。
族人:
①勇于担当,富有责任感。他在阴暗的大森林中,毅然带领族人寻找出路。
②执着坚毅。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面对族人的抱怨与质疑,他未曾放弃。
③一心为公、勇于奉献。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为了能够带领族人走出森林,他毅然扒开胸膛,用心来照亮前方的路。

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民照亮前进道路的勇士
丹柯的形象
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民照亮前进道路却不被理解和尊重的
悲剧英雄
丹柯的形象
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或者主旨的方法:
概括情节+作者情感
这篇……(或文本)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反映了(表现了)……精神;或歌颂了(赞扬了)……品质;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或表达.....情感态度。
概括主旨方法
(一)《丹柯》这篇小说通过记叙(丹柯在族人遭受厄运时,挺身而出带领族人寻找出路,在遭受族人抱怨指责时,丹柯依然以德报怨,挖出自己的心带领族人走出黑暗却被遗忘)的故事。歌颂了(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执著的信念、义无反顾的勇气、敢于牺牲)的高贵精神。
五、主题分析(情节+情感)
(二)《丹柯》这篇小说通过记叙(丹柯在族人遭受厄运时,挺身而出带领族人寻找出路,在遭受族人抱怨指责时,丹柯依然以德报怨,挖出自己的心带领族人走出黑暗却被遗忘)的故事。写出了(先驱者的孤立和不被理解,批判了长期处在黑暗中的麻木的人们。)
主题分析
(三)《丹柯》这篇小说通过记叙(丹柯在族人遭受厄运时,挺身而出带领族人寻找出路,在遭受族人抱怨指责时,丹柯依然以德报怨,挖出自己的心带领族人走出黑暗却被遗忘)的故事。呼唤人们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
主题分析
小说主题的基本把握
+
读者的人生体验、阅读视角
多元化、个性化的主题解读和感悟
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丰富与补充
反思族人——
作品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如何保持人的尊严?
如何对待英雄?
主题:个性化的感悟
丹柯——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
族人——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
五、结合背景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1、丹柯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森林,走向草原。
2、黑暗的森林。
3、广阔的草原。
4、丹柯。
5、其他人。
人们渴望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愿望。
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的黑暗。
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革命到来之前动摇犹豫的大众。
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
拓展:谈读后感
有人说,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丹柯》应该算是一篇伟大的小说,同学们读后是否有内心的触动呢?
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
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巴金
巴金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论鲁迅
高尔基的名言选抄:
1、贫穷能使人沉沦,也能使人升华。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4、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
5、给永远比拿愉快。
6、时间给勤劳者留下串串的果实,而给懒汉只留下一头白发和空空的双手。
7、学习永远不晚。
8、天才出于勤奋。
9、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