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库仑定律
影响带电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q1
q2
+
P1
C
+
F
F
电荷量?q1?q2 ?
2. 怎样简化这些因素,方便进行实验探究?
距离r?
介质?
大小形状?
电荷分布?
1. 影响带电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电荷量?q1?q2 ?
2. 怎样简化这些因素,方便进行实验探究?
距离r?
介质?
大小形状?
电荷分布?
1. 影响带电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分析
√
√
真空
能忽略其影响吗?
q
q
L=30r
r
r
带电体自身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
大小形状
电荷分布
q
q
q
q
L=3r
r
r
+
+
+
+
-
-
-
-
-
-
-
-
+
+
+
+
点电荷
理想化模型
当一个带电体本身的线度比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很多,以至于在研究它与其他带电体的相互作用时,带电体的形状以及电荷在其上的分布状况均无关紧要,该带电体可以看做一个带电的点,这样的电荷称为点电荷。
1、性质: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条件: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一、点电荷
如何区分点电荷和元电荷?
①元电荷是电荷量,点电荷是带电体的理想模型?
②电子的带电量等于元电荷,研究宏观问题时,电子、质子可看做点电荷。点电荷的带电量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但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 怎样简化这些因素,方便进行实验探究?
电荷量(q1和q2 )
距离r
定性研究
实验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研究:
(1)电荷量q不变,改变距离
(2)距离r不变,改变电荷量
q1
q2
+
P1
C
+
A
结论:
(1)电荷量q保持不变,距离r增大,F减小。
(2)距离r保持不变,电荷量q增大,F增大。
定性研究
q1
q2
+
P1
C
+
P2
P3
A
猜想: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会不会与万有引力具有相似的形式呢?
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不会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这一科学问题的解决由法国学者库仑完成
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
悬丝扭转的角度
比较力的大小
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r
记录每次悬丝扭转的角度
力F与距离r的关系
绝缘棒
库伦的实验
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
A与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
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小球A
另一端是一个不带电的球B
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
定量研究
C
细银丝
平面镜
平衡小球B
带电小球C
带电小球A
在库仑的年代,还不知道怎样测量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甚至连电荷量的单位都没有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相互接触后,
它们对相隔同样距离的第三个带电小球的作用力相等,
这两个小球接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库仑做实验的装置—库仑扭秤
平分电荷量
放大微小力
等倍改变距离
C
突破方法
细银丝
平面镜
平衡小球B
带电小球C
带电小球A
二、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1. 内容
2. 表达式
比例系数 k 叫静电力常量,
国际单位制中,k = 9.0×109N·m2/C2
3.适用条件:
(1)真空中
(2)静止
(3)点电荷
4.相互作用力的方向 :在它们的连线上。
+
+
q1
q2
r
—
—
F斥
F斥
F斥
F斥
+
—
F引
F引
5.注意:
①计算时只带电荷电量的数值
②库仑定律只能计算库仑力的大小,方向在连线上,还需进一步通过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判断
不正确,
r趋近于0时,两个带电体已经不能看做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
真空中有三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为50 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是 2.0 × 10-6 C,求它们各自所受的静电力。
q1
q2
q3
+
+
+
q1
q2
q3
F2
F
F1
+
+
+
分析:q3共受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q1=q2=q3=q,
相互间的距离 r 都相同。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方向为q1与q2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向外。
每个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数值均为0.25N,方向均为另外两个点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