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含解析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7 10:3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单元检测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上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面值拾圆的人民币,人们都习惯称这种面值的人民币为“大团结”。体现这种称谓的政策是(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共同富裕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目前,我国共设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下列不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蒙古
B.西藏
C.新疆
D.青海
3.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
B.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一切事务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为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民族区域自治对下列哪些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
①祖国统一
②民族团结
③民族平等
④地区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一些外国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下列哪一政策或方针(
)
A.民族区域自治
B.“求同存异”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赎买政策
6.下图是小莲同学的课堂笔记,横线上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经济特区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7.习近平指出:“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一国两制”中的“制”是指(
)
A.军事制度
B.社会制度
C.法律制度
D.管理制度
8.下图展示的是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升起的场景。这一神圣时刻距今(2021年)(
)
A.15周年
B.20周年
C.24周年
D.25周年
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我国分别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表现在(
)
A.政治上不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B.与英国、葡萄牙保持政治经济联系
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10.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区别是(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11.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2.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中华儿女无比振奋。我国能够成功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所接受
13.厦门岛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当游客乘船前往金门附近的小岛旅游时,会发现在海峡两岸各有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这两幅图片主要说明(
)
A.中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B.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C.经济文化交流是国家统一的必要途径
D.两岸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
14.下表内容充分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1988年
台湾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万余人次
1990年
两岸民间交往达100万人次,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9年
吴伯雄访问大陆,希望两岸兵戎相见永不再现
2014年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抵达台湾进行访问
A.1990年以来,两岸关系才开始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
B.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阴谋注定要失败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一直主张和平统一
15.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
A.改革开放
B.祖国统一
C.申奥成功
D.外交成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20分,第17小题19分,第18小题16分,共55分)
1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4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4分)
(3)材料三反映出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8分)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4分)
17.某学校为庆祝澳门回归18周年,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阅读后回答问题。
【经典之音】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摘自《七子之歌》
(1)以上歌曲反映了什么?
(4分)
【邮票集锦】
(2)有一位集邮爱好者说:“要举办纪念香港、澳门回归邮票展,这两枚邮票不可缺少。”为什么香港、澳门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两枚邮票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
(7分)

【热点追踪】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会面,双方互称“先生”,世称“习马会’,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3)“习马会”从长远来看有何意义?
(4分)
(4)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认识?(4分)
18.龙是图腾崇拜的产物。上古时代,龙浓缩、沉积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期待和信仰,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随着历史的发展,龙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成了龙的传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
材料二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讲”,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离愈远。
——摘编自新华社评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占?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九二共识”。(4分)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该构想成功地在哪两个地区得到实践?
(4分)
(4)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至少说出两点,4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题干中的“大团结”正与该制度的含义相符合,故选B项。
2.D
解析
我国建立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故答案是D项。
9.B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但不是一切事务,它必须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故答案是B项。
4.D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巩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答案是D项。
5.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并注意题干中的“民族政策”可知,“中国经验”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是A项。
6.D
解析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7.B
解析
“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答案是B项。
8.C
解析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距今是24
(2021-1997=24)周年。
9.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香港,澳门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10.C
解析
在香港、澳门设立的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故答案是C项。
11.A
解析
A项表述错误,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12.C
解析
我国能够成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综合国力的增强,故答案是C项。
方法:最佳型选择题,又称程度选择题。这类题难度较大,一般是从原因、性质、目的、作用等方面出题。其特点是提供的选项都有一定道理,但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符合题意而不能称为最佳选项。回答时注意依据题干要求,分析题于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选项,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13.B
解析
两幅图片中都有“统一中国”字样,这说明两岸人民都期盼国家统一,故选B项。
14.C
解析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开始松动是在1987年,A项错误;B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
15.B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归纳能力。题干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汪辜会谈”“香港回归”“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属于祖国统一方面的内容。故选B项。
16.(1)“一国两制”。(4分)
(2)两岸交流的加强。(4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任选2点即可)
(4)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4分,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问题。(1)(2)(3)三问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问需要有一定的理解概括能力,一定要紧扣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两方面来回答。
17.(1)澳门要求回归祖国的怀抱。(4分)
(2)
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之一。(3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4分)
(3)有利于加强两岸之间经济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了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4分,2点即可)
(4)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内政问题;加强国防建设等。(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1)问歌词反映了澳门要求回归祖国的怀抱。(2)问第一小问可结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来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实际是考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3)问可从海峡两岸关系的加强、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等方面组织答案。(4)问属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8.(1)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急切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2分)。荷兰、日本。(2分)
(2)
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4分)
(3)“一国两制”。(2分)香港、澳门。(2分)
(4)两岸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祖国统一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任意2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