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草船借箭 课件 (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草船借箭 课件 (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7 10: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请观察下面两幅图,对比其不同之处,分析原因
故事背景
北魏(曹操)
西蜀(刘备)
(诸葛亮)
东吴(周瑜)
(鲁肃)
打败
攻打
联合
题解:草船借箭
为什么要借箭?
怎样借到箭?
最终借到箭了吗?
概述文章内容
本文主要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陷害。
为什么(起因)
怎么样(经过)
结果
基础夯实:读一读
妒忌? 私自? 甘愿
都督? 丞相? 迟延?
擂鼓? 呐喊? 支援?
曹军? 水寨? 幔子
冷兵器时代的致命武器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骍骍角弓”
一.起因解析
战略意义
与曹军水上交战,弓箭必不可少
周瑜的圈套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对话表演,感受周瑜的“良苦用心”
周∶“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用弓箭最好。”
周∶“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十天造得好吗?”诸葛∶“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只要三天。”
周∶“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梦溪笔谈》中记载,古代工匠造箭,3个工匠两天的时间造箭150枝。史书中则记载,当时吴军中专门有一个箭匠营,共计100人,10天可以造出10万支吗?
即便满负荷也只能造出25000支。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00×10×(150÷3÷2)=25000
以公事为名——不可推脱
军令状: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双保险
当年蜀国将领马谡为守街亭立下军令状,后街亭失守,蜀国丞相孔明(诸葛亮)不得不军法从事,这就是有名的历史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对话表演,感受周瑜的“良苦用心”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成心置诸葛于死地
诸葛亮知道周瑜的诡计吗?
主动“钻入”圈套
10天——3天,军令状
不拆穿周瑜圈套的原因?
诸葛亮顾全大局(维持吴蜀联盟的必要)
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已胸有成竹,高度自信
二.结果确证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过程解析
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大雾满天”是巧合,还是意料之中?从何而知?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知天文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画出草船的行驶路线,试做分析
1)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2)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3)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为何着重强调船头船尾的朝向?与返回时的顺风顺水有关系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
知地理
诸葛亮对待周瑜、鲁肃、曹操的态度有何区别?相应采取了哪些不同行为?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为何独独选中鲁肃帮忙?
忠厚老实,诚实守信
识大体,顾大局
“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为何不能让周瑜知道计策?
妒才忌能
既生瑜何生亮
在借箭计策实施过程中,鲁肃和诸葛亮的表现有何区别?
吃惊:担心
笑:从容不迫,成竹在胸(深知曹操多疑)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知人心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拓展:正史中的草船借箭
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草船借箭,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据《三国志·吴主专》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魏略》中: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轻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箭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文学和历史的区别
课外作业
1.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2.表演《草船借箭》改编的课本剧
(参考三国演义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