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健康地生活
一 选择题
1.小明吃了不洁净的水果而患了蛔虫病,这里水果属于传染病中的哪个基本环节 (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移植到人体的器官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疫苗
3.甲和乙是八年级同班同学。由于甲患了流感使乙被传染也患了流感,那么乙在患流感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 ( )
A.易感者、传染源 B.传播途径、易感者
C.传染源、传播途径 D.易感者、传播途径
4.冬季是流行感冒多发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用湿布擦拭门窗桌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及传染病类型分别是 ( )
A.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
B.保护易感人群,呼吸道传染病
C.保护易感人群,消化道传染病
D.消灭病原体,消化道传染病
5.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 B.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
C.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 D.禁止病人随意离开病房
6.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不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 ( )
A.性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接触传播
7.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 )
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B.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
C.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8.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你认为以下属于不良生活习惯的是 ( )
A.学习紧张时就不进行体育运动
B.三餐合理、不暴饮暴食
C.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学习用品
D.心情不好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9.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服用抗生素不需要医生指导
B.“是药三分素”,不能随便用药
C.非处方药的标志是 RX
D.碘酒属于内服药
10.流行病暴发期,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进入本国的人员进行检疫,若入境人员被查出患有某种传染病,则将被拒绝入境。这种检疫制度所起的作用是 ( )
A.防止入境人员被传染其他传染病
B.控制这些传染病的传染源
C.切断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D.消灭这些传染病
11.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
B.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D.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
12.专家建议,为了预防癌症,应当做到 ( )
①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等致癌因子
②不吸烟、少饮酒、少吃腌制或烘烤的食品
③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
④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⑤定期用放射线检查身体(透视、照片)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二 非选择题
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___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到_____和_______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______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
2.2015年6月1日晚,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客船上载有 456 人,其中旅客 405 人。目前救援还在紧张进行中,如果你在救灾现场,遇到下列问题,你会如何处理呢?
(1)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_____(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
(2)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_____,绝对不能盲目用药。
(3)当遇到紧急情况,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_______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3.我们应当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用药知识:
(1)标有“OTC”,用于自我治疗的药属于______药。
(2)如果你遇到同伴溺水突然停止呼吸,首先快点设法拨打_______的急救电话。然后立即实施______法争取帮溺水同伴恢复呼吸。另外别忘了,如果他(她)伴有心脏停跳症状,请你一定要同时采用______法进行救助。
4.某同学自从迷上“中国好声音”后,每逢该电视节目必看,有时还逃课去现场观看演出,为了模仿偶像苗条的身材,经常不吃早饭,中、晚餐也吃得很少。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这种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对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发展下去,对身心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帮助该同学增进健康,请你提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其方法和过程如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其原因是第一次处理后,体内已产生了_______,这一现象属于_______免疫。
(2)巴斯德设计甲、乙两组实验目的是进行________。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
(3)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它进入羊体内作为________起作用,它刺激绵羊体内的________产生抗体。
6.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材料一 2016 年山东省出现问题疫苗事件,问题疫苗是未通过冷藏储存就直接流入市场,而一般疫苗是必须贮存在2℃~8℃的恒温环境里面。不论是高温还是冷冻。甚至长时间的光照,都有可能影响疫苗的效力,甚至导致疫苗失活、无效。接种未经2℃~8℃存储冷冻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本次涉案疫苗有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腮腺炎等的二类疫苗、生物制品共25种。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016年2月9日电,国家卫生计生委9日通报,我国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寨卡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二)设问解疑
(1)问: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它是用什么东西来制成的呢?
答: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
(2)问: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人体将会产生抵抗相应传染病的能力。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相当于什么?
答: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
(3)问:给婴幼儿接种各种疫苗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_____,这就能较好的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营养
(4)问:专家指出,目前尚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因此应对寨卡病毒最好的办法是预防。消灭蚊子,清除生活环境周边的积水能有效预防寨卡病毒感染,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答:属于________。
(三)简洁转新
(5)为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在日常生活我们应当怎么做?(请说出一项措施。)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CAAAD DBABB AC
二 非选择题
1.生理 “自己” “非己” 抗原
2.近心端 各种信息 胸廓
3.非处方 120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心理 社会适应
4.1)逃课,不吃早饭,中、晚餐也吃得很少
2) 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发育
3)按时上学,不逃课;营养配餐
5.抗体 特异性 对照 甲组 抗原 淋巴细胞
6.病原体 抗原 B 切断传播途径 坚持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