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7 13: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春、夏季节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某同学生因为吃了没洗干净水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菌性痢疾属于血液传染病
B.痢疾杆菌是传染源
C.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果是传播途径
D.把水果洗干净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我国科研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研发新冠肺炎疫苗,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免费接种了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接种疫苗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灭病原体
3.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引起蛔虫病的病原体属于
A.病毒
B.寄生虫
C.细菌
D.真菌
4.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感染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这一措施属于
A.保护易感人群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传染源
D.切断传播途径
5.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去过高风险地区,应主动隔离
B.人群聚集场所需定时通风、消毒
C.适宜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D.乘坐公交、地铁,无需佩戴口罩
6.夏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食堂会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及时消毒餐具。以上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减少传播媒介
7.下列疾病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痢疾
B.流感
C.肺炎
D.脚癣
8.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寒冷季节高发,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下列各项措施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常锻炼
B.不喝生水
C.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D.勤洗手
9.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是
A.新冠肺炎和侏儒症
B.流行性感冒和新冠肺炎
C.肺结核和坏血病
D.糖尿病和白化病
10.为了预防肺结核,在婴儿刚出生时就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1.到了春季,手足口病又迎来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它大多在婴幼儿中流行。勤洗手、多通风、玩具消毒主要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12.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当鼠间流行鼠疫时,病鼠和死鼠身上的跳蚤叮咬其它鼠时就可能发生传染。如果叮咬了人,人就可能会染上鼠疫病。当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分别隔离,患者排泄物及用具应彻底消毒或焚毁,进入疫区的防疫人员应穿防护服、戴口罩、防护眼镜、胶皮手套及长筒靴。我国目前用无毒活菌苗制成疫苗,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下列关于鼠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鼠疫杆菌是传染源
B.鼠疫可以用抗生素来治疗
C.画线部分属于控制传染源
D.跳蚤是鼠疫的传播途径
13.防控甲流注意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措施属于(??
)?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14.下列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是(

A.非典
B.狂犬病
C.乙肝
D.沙眼
15.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①中耳炎②乙肝③狂犬病④佝偻病⑤甲型流感⑥蛔虫病⑦天花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16.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新型冠状病毒、蚊虫、适宜温度
C.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噬菌体、接触途径
D.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人群、同桌饮食
17.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  )
A.血液传播
B.蚊虫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和接触传播
18.下列不良习惯中,可能会导致感染蛔虫病的是:(

A.常喝生水
B.吃了沾染蛔虫卵的生的蔬菜
C.饭前不洗手
D.以上都有可能
19.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一个环节
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两个环节
20.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机场、码头和车站
有些人戴口罩,其目的是(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
2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切断其中______,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2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上,筷子消毒是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__。
23.请将传染病与传染病类型相对应。
A
呼吸道传染病(____)     a.乙型肝炎
B
血液传染病(____)      b.狂犬病
C
体表传染病(____)      c.流行性感冒
24.艾滋病病毒简称___________,艾滋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
25.预防蛔虫病的措施是:必须注意个人________卫生,不喝________水蔬菜瓜果要________,饭前便后要________;要管理好________,特别是给农作物施加农家肥时,一定要先杀死________再施肥。
三、实验探究题
26.为了提高民众预防新冠肺炎的意识,有人设计了一个模拟试验,展示新冠病毒在餐厅里的传播速度。此次试验共有十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一名志愿者的手上涂上荧光物质,他和其他9位参与者一起到自助餐厅里用餐,大家可以随意活动、取用食物、聊天。30分钟后,黑光灯一开,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食客的餐盘里、纸巾上、水杯、脸上、手上,到处都有荧光物质。30分钟它几乎已经肆虐了餐馆的每一个角落!病毒传播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
(1)本实验中,荧光物质模拟的是__________,该生物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手上沾有荧光物质的志愿者模拟的是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________,其他9位参与者模拟________。
(3)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对于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你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
27.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科学方法,下面是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
人类征服疟疾病的历程
疟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
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病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
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时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在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时的水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病.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病.
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
(1)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表达和交流.
(2)你认为本地区预防疟疾病的主要办法是什么?___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D
6.B
7.B
8.A
9.B
10.A
11.B
12.A
13.D
14.C
15.D
16.A
17.D
18.D
19.B
20.D
21.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任一环节
22.切断传播途径
23.c
a
b
24.HIV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性传播
25.饮食
不清洁的
洗干净
洗手
粪便
虫卵后
26.新冠病毒
无细胞结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勤洗手、戴口罩以及分餐制可以大大降低病毒传播
27.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保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大量杀灭蚊子
28.②
呼吸
消化


氧气
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坚持体育锻炼,戴口罩,打喷嚏捂住口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