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二声部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田野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重点:弱起小节的学习以及轻快、有弹性地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方法:引导法、听唱法、练习法、体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进入春天了,而且最近大自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老师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充满生机的美丽时刻。(播放图片)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春天的成语呢?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含苞欲放)
2.发声练习
师:春天的景色既然这么迷人,那快来跟老师一起踏着整齐的步伐去田野上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踮起脚尖,跟着老师的节奏轻轻地用脚尖点地(由慢到快)
现在我们唱一唱这段脚步声,这里有个八分休止符,看它像不像乒乓球,见到它的时候把前面这个音唱得短促又有弹性。师示范。音高变化要用手势引导。
我们换用“la”唱唱,慢慢上坡再下坡,像这样。。。(师示范)首先请大家站端正,面带微笑,先找找位置,眉毛要上扬,口型保持不动。跟着老师的琴声唱,看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师:同学们配合这么默契,大家模拟的脚步声整齐又有活力,连田野都在召唤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请大家翻开书p26。
二、授新课
(一)聆听感受
1.初听歌曲,寻找脚步声。
师:你能从中听到我们刚才的脚步声吗?你能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为歌曲划分乐段
师:我们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轻轻地踮起脚尖随音乐踏着轻快的脚步,再来感受田野上的美丽景色。你能为这首歌曲划分乐段吗?为什么呢?
(二)学习第一乐段
1.发现第一乐段的节奏特点
师:“脚步声”上方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师:节奏密集,所以它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来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2.掌握弱起小节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段欢快的旋律是在我们的脚步走了几步之后进入的?(听音乐)
师:这里是强拍还是弱拍啊,所以这个小节就叫做弱起小节。它和最后一小节成为完整的一小节。
3.跟琴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师:老师来把脚步声弹出来,你们唱一声部,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加进去。
4.学唱第二声部旋律
提示:声部对应演唱。
5.二声部合唱
(二)学习第二乐段
师:你们真棒,一边踏着整齐的脚步一边唱着歌,走在这田野上,看到那么多美景,我们听听田野是怎么和我们打招呼?
1.发现第二乐段旋律起伏节奏特点
师范唱“梯里通巴”,你感受到它的起伏怎么样啊?对比第一乐段的节奏怎样啊?你知道“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吗?它的意思就是“快快来吧”,看田野多么热情地召唤大家呀。
2.跟琴学唱第一声部
3.聆听二声部,发现一、二声部的相同点
师:你能听到其他的声音吗?
4.跟琴学唱第二声部
5.二声部合唱
(三)完整演唱歌曲
1.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
3.变换衬词演唱。
师:第一乐段第二声部还能用其他衬词来表现吗?试一试。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