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分析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高山冰川
B.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南极地区的冰川
D.海洋水和河水
3.巢湖享有“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湖中的水
B.湖中的大闸蟹
C.湖中的芦苇
D.湿地风景区
4.天然森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天然森林形成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现乔木群落
②出现灌木群落
③出现先锋植物
④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
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
5.如图是一朵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花是两性花
B.②和③构成雄蕊
C.④和⑥有保护花蕊的作用
D.花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⑤、⑦、⑧组成的雌蕊
6.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7.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加工都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
)
A.泡菜、酸奶
B.面包、米酒
C.泡菜、米酒
D.腐乳、酸奶
8.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过程具有变态现象
C.青蛙的幼体蝌蚪是在水中发育成长的
D.成体青蛙是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
9.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动力是水的三态变化
B.修建水库大坝工程主要是对⑥的影响
C.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⑤的增加
10.化学冰袋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化学物质溶于水吸热的原理。则该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蔗糖
1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种群一般不存在地理隔离
B.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
C.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属于一个种群
1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和动物的总和
C.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水分和空气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全部
13.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14.下列有关植物的生殖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
B.植物用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
C.葡萄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
D.人们常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植物,同有性生殖相比,优点是后代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15.下列关于人体生殖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C.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D.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分泌的增加,人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16.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储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
C.②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D.只要有充足的氧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大豆种子就能萌发
1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收集到图示体积的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试管集满水
B.a接电源负极
C.检验乙中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加产生气体的量
18.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
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丁体内该物质的含量最高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
一定相等
20.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1~25题每空1分,26、27题每空2分,共34分)
2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
①食盐水;②矿泉水;③泥水;④澄清石灰水;⑤牛奶;
2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人们常在积雪上撒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熔点。
23.如图是大豆种子的解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滴加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填序号);
(3)①②③④合称_______,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萌发初期,种子的______(填序号)突破种皮。
24.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男女同学在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
乙
)
(
甲
)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______(填“早”或“晚”)
(2)图乙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各器官发育的曲线,表示脑发育的是曲线_______。
25.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
(列举一个)。
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
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_________。
26.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互连接,形成食物网;
(2)在该食物网中,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_;
(3)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草属于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若蛇大量灭绝,则鼠的数量会______。
逐渐增多
B.几乎不变
C.先增多后减少
2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40g甲物质溶解到60g、80℃的热水中,形成的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
(3)要将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8.小科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
小刚同学要配制9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g,
:
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mL;
(3)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9.小科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如图甲所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表示沸腾时气泡的情形是_____(填“A”或“B”);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
: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的大气压______(填“不等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小科在实验中发现水沸腾的时间较长,要使水沸腾的时间缩短,他可以采取的措
施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0.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小科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1)实验前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_________。
答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D
D
B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D
C
A
D
D
D
C
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1~25题每空1分,26、27题每空2分,共34
分)
21.
①②④
③⑤
22.
凝华
降低
23.(1)①
胚芽
②
子叶
(2)
②
(3)
胚
(4)
④
24.(1)
早
(2)
①
25.(1)
不完全变态发育
蟑螂
(2)
蛹期
[
C
]
成虫期
26.(1)
5
:(2)
捕食与竞争
(3)
草→鼠→蛇→鹰
27.(1)
t℃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g
(2)
饱和
37.5%
(3)
恒温蒸发溶剂
三.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毎空2分,共26分)
28.(1)
药匙
试剂瓶瓶塞正放
(2)
9
81
(3)
偏大
29.(1)
液化
A
(2)
98
不等于
(3)
少放点热水(盖上纸板)
30.(1)
消灭新鲜猪肉上的微生物,避免干扰后续的实验现象
(2)
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3)
冷藏(脱水保存)
初一科学试卷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