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 (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自相矛盾 (教案+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7 11:1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成语含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成语含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一、故设矛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次假期我们全班大部分同学的作业完成的很好。
2、师:“矛”是什么东西? 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师:“盾”是什么呢? 生:是防身用的盾牌。 3、师:把“矛”和“盾”合在一起,就不再是两件东西了,它产生了新的意思,板题,指导写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自相矛盾》,了解课文内容。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后对子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楚国卖矛盾戳穿夸口锐利坚固张口结舌
(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三、抓住“夸口”理解课文内容
1、 在文中,那个楚国人用怎样的语气来夸他的矛与盾的呢?
2、请同学们看看,夸字的上面是个什么字?(大)。夸口就是说大话。文中的楚国人,说了什么大话呢?反复练习朗读。
3、现在我们再来把句子变一变,改用第三人称转述来说一说。
四、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说大话好不好?
2、(遮住夸上面的大)看看下面是个什么字?亏可以组成什么词?(吃亏、亏损、盈亏)
3、说了大话就要吃亏,楚国人说了大话,他就要吃亏了,他吃了什么亏? (当有个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会怎样时,他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板书:张口结舌)
4、张口结舌什么意思?(由于理屈、紧张或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5、用他的矛戳他的盾无非就是两种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他的盾(),这跟他说的“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相矛盾;如果矛戳不穿他的盾,这说明矛不(),这根他说的“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相矛盾。也就是说,他说的两句话不能同时成立,要么前一句不对,要么后一句不对。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比喻(一个人说话或做事前后抵触。)
6、是呀,你们看,本来矛和盾都是两种兵器的名称,为什么现在却用来比喻一个人的言行前后抵触呢?正是来源于故事中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前后不一致哪。
7、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指导写字
楚、卖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矛?? 什么盾都能戳穿
盾?? 什么矛都戳不穿
说话前后抵触
教学反思
1、首先激情导入,通过寓言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2、课文《自相矛盾》简短易懂,对于这样的课文如何教学?我的想法是:成语故事只不过是个引子,目的是通过该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引导学生走进浩瀚的成语故事世界之中,了解祖国的文化,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对成语故事进行了复习,并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接着出示《自相矛盾》的原文,让学生对照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接着,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品味出寓意。最后通过适当拓展,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