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一生物学科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
1.诗人笔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是下列哪种植物引起的(
)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苔藓植物
2.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金鱼藻全株暗绿色,有雄花和雌花之分,果实卵圆形、光滑。由此可判断金鱼藻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缸内壁长出的绿膜是苔藓植物
B卷柏、侧柏的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内都有胚
D满江红、海带、银杏都用孢子繁殖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与“苔痕上阶绿”描述的植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小球藻
B.地钱
C.肾蕨
D.牡丹
6.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植物类群和特征不相符的是(
)
诗句
植物类群
特征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被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B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的分化
C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植物
有叶、茎,无根
D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7.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8.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刚移栽的大树打“营养针”,这是为了补充有机物
C.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是为了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D.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9.右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10.“海带炖排骨”和
“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你知道海带和紫菜属于哪类植物吗?(
)
A.藻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11.关于植物的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根的生长与根尖伸长区和分生区有关
B.植物体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来的
C.植物的一生经历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D.种子萌发只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
12.如图示叶芽结构(纵切)模式图,图示[1]结构的名称和将来
发育成的植物体结构名称分别是(
)
A.
芽原基,芽
B.芽原基,叶
C.芽轴,芽
D.芽,芽
13.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条件适宜,种子一定萌发
B种子的胚乳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C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
D一朵花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叫做两性花
14.有关种子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构成
B.所有种子的胚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土壤、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必备的外界条件
D.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是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15.一个花生果实里有3粒种子,那么这个花生果实是由( )
A.一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
B.三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
C.一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而来
D.三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而来
16.下列关于开花和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花的主要结构包括雄蕊、雌蕊和花瓣
B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C花要经历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
D桃的可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17.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植物的枝条和绿叶的是( )
A.根
B.茎
C.叶
D.芽
19.下边是玉米种子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时吃的玉米粥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甲图中的②
B.春天,我们把玉米种子放在清水中泡两个小时,拿出来放在
湿润的纸上,过两天它发芽了,这说明只要有充足的水分,
玉米种子就会萌发
C.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和果皮的是甲图中的③
D.根尖(乙图)生长最快的部分是处在底端的④
20.“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
竹笋一样粗,这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
A.表皮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木质部
21.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
A.珠孔→柱头→花柱→子房
B.柱头→子房→花柱→珠孔
C.柱头→花柱→子房→珠孔
D.柱头→花柱→子房→珠被→珠孔
22.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23.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B.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胚乳
C.植物体生长所需要的物质都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D.根的生长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和成熟区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2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面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麻屋子”指的是①
B.“红帐子”指的是果皮
C.“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
D.花生的果实属于组织
25.海水稻是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其生长的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短期浸泡。有关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种子的胚中只有一片子叶
B海水稻开花到结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是受精,且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种无机盐的需求不同
C.与之齐名,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叶的桂冠,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阳光
D.海水稻的分生区和伸长区使小麦幼根不断生长
26.右图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根那一部分生长最快”实验时的
红小豆根尖描线,第二天观察到的m应该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7.作物移栽时要剪去一些枝叶,这是为了( )
A.减轻植物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B.防止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流失
C.防止运输过程中对植株损伤
D.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过多散失
28.将一根带叶的枝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把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 )
A.韧皮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中的导管
D.木质部中的筛管
29.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0.下列各种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合理的是( )
A.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是由于那里的昼液温差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多
B.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
C.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
D.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
31.(10分)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查时,采回植物标本后拍摄的一组图片,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请协助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分类表解逐一分类,写出分类表中③④⑥对应的植物名称:
③[
]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__。
(2)如图中的植物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_________;图中终生生活在水里的植物是_________,其形态结构与你平时见到的陆生植物不同的是:它没有____________的分化
(3)鹿角菜和图中_________属于同一类群。可用于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__;煤主要是由古代的_________类植物形成的。(均填字母)
(4)A比F更能适应陆地生活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1分)如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宜的条件下,豌豆种子开始萌发,初期生长最快的[
]_______
,将发育成[
]______;;萌发过程中,[
]_______内的营养物质转化成可被细胞吸收的物质以满足萌发的需要。
(2)据图,豌豆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幼根的生长主要是依靠图_________处细胞的分裂和________处细胞的伸长而实现。
(3)种子萌发后,生长发育成乙。⑧吸收来的水通过_____向_____(填“上”或“下”)运输到⑥和⑦。
(4)丙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受精作用后,丙中的______发育成丁中的⑨,丙中的_____发育成⑩。
33.(8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
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生理过程[
]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的叶片,进行步骤④,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溶解_____________,经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3)图二中步骤①叶片一部分遮光处理,则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得出的结论之一是: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请将图二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4.(7分)
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时,A组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进行编号,在编号为甲、乙、丙、丁的瓶中,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玉米种子,戊瓶中放入20粒煮熟后并冷却的玉米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图),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______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和______(填编号)。
(3)丁瓶中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这一条件,戊瓶中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节约起见,每个瓶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4分)柴胡是常用中药材,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但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为了了解柴胡种子萌发与外界因素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左表所示。
实验二:探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浸泡24小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温度(℃)
种子数(粒)
萌发数(粒)
A
15
1000
286
B
20
1000
536
C
25
1000
373
D
30
1000
8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一中选取种子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A.随机选取种子
B.挑选饱满完整的种子
(2)C组中种子的萌发率是_________%。
(3)综合以上实验可知:在温度为________℃条件下,用浓度为___________%的聚乙二醇进行浸种处理,柴胡种子萌发率最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一生物学科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
1---5
CDDCB
6---10
ABBBA
11---15
DADBC
16---20
ADDAC
21---25
CDACB
26-30
CDBCC
二、填空题(每空1分)
31.
(10分)
(1)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2)BDE
F
根茎叶
(3)F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4)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具有疏导组织
32.
(11分)
(1)3胚根
8根
2子叶
(2)成熟区
分生区
伸长区
(3)导管
上
(4)
雄蕊和雌蕊(花蕊)
胚珠
子房壁
33.
(8分)
(1)B
蒸腾作用
(2)
酒精
叶绿素
黄白色
(3)光
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或耗尽
光
(4)
214
3
34.
(7分)
(1)乙
(2)甲
乙
(3)(充足的)空气
种子中胚已死亡
(4)不同意
会出现偶然性
35.
(4分)
(1)
B
(2)37.3
(3)20
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初一生物学科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准考
考
校
选择题(30分)
填空题(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