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看云识天气
设计重庆市涪陵第十五中学校王闯
2003年2月28日
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云的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看云与识天气的关系。
2、学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
3、掌握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积累语言
棉絮 点缀
预兆 绫纱
粼波 绸幕
课文的结构 一、(1)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
二、(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击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一、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哪些句子说明云的“姿态万千”、哪些句子说明云的“变化无穷”?这一部分的结构怎样?
第一句。八个比喻句说明云的形态多,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总分总的结构。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
一、第二自然段与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
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二、讨论这部分分几层?
第一层:(3-5)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二层(6)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三、填空比较各种云的特征:
云的种类 云的形态 位置 天气情况
卷云 像绫纱 最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
卷积云 像粼波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积云 像棉花 2000米左右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 像羊群 2000米左右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卷积云 仿佛白色绸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转阴。
高层云 像玻璃 低 它预示着将要下雪或下雨
雨层云 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就要开始下降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更低 马上就要下暴雨
四、这部分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在哪些地方?
(1)贴切的比喻。“有时象一片------绸幕”(2)拟人手法的运用。“太阳和月亮躲起来了”(3)描写的语句。“阳光透过云层------依然清晰”
五、自学第6自然段,(1)填空: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光彩 天气征兆
晕
华
虹
霞
(2)、这一部分的语言生动形象又表现在那些地方?
引用了谚语、简短、通俗、鲜明、生动。
六、拓展延伸
(1)、图片展示:说说云的名称及天气情况。(见图片)
积云
积雨云
卷云
卷积云
卷层云
高积云
高层云
雨层云
云 族
云 属
云 类
低云
积云
淡积云
浓积云
碎积云
积雨云
秃积雨云
鬃积雨云
层积云
透光层积云
蔽光层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
堡状层积云
荚状层积云
层云
层云
碎层云
雨层云
雨层云
碎雨层
中云
高层云
透光高层云
蔽光高层云
高积云
絮状高积云
积云性高积云
堡状高积云
荚状高积云
蔽光高积云
透光高积云
高云
卷云
毛卷云
密卷云
伪卷云
钩卷云
卷层云
毛卷层云
薄幕卷层云
卷积云
卷积云
(2)、文字描述:(结合文章内容判定云的种类,识别天气的阴晴雨雪) ① 天空的云姿态万千,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明确:卷云、卷积云,天气晴朗。 ②在蔚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的白云,像“万花筒”一样,花样无穷无尽:有时候像一群群白羊在空中奔驰,跑着跑着就没了影;有时像在清澈的湖水中开出的洁白无瑕的莲花,其花型各异,争奇斗艳,好不壮观。
明确:高积云,天气晴朗。 ③ “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云”是哪种云,是什么天气 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时的天气情况。
明确:积雨云,雷雨或冰雹。学生交流、发言。
课外收集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山戴帽,大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