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3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3课时,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7 14: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
班日积月累:胸有成竹才会节节高!
学习目标:
1、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战国策》,解读课题;
2、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辨析、说出课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能够把文中重要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3、反复诵读课文,分析邹忌和齐王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重点)
4、在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难点)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学法指导:快速浏览文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快速提炼主要信息,整体感知。
(一)资料助读:
1、《战国策》原名《 》《 》《 》《 》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 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失去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二)生字新词预习: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
(三)熟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在文中圈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课堂上交流、解决。
二、课堂流程:
1、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解决?。
2、重点研讨: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朝衣冠,窥镜(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5)朝服衣冠(   ) (6)闻寡人之耳者(  )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9)邹忌修八尺有余(   ) (1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11)皆朝于齐(   ) (12)今齐地方千里(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9、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
10、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三、达标检测: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上接 ,下至 ,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语义:
明日,徐公来 古义 今义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古义 今义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
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今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
(三)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一词多义):
修 乃重修岳阳楼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
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服衣冠
孰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帝感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四、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自读第一段。
诵读指导: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问题探究: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自读第二段。
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问题探究: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自读第三段。
诵读指导:“善”要读出齐威王正的心悦诚服,音调要适当拉长。“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则是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要用中速读出真诚、恳切之意。
问题探究: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二、合作探究:
方法: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采用速读方式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语文组长执笔记录。
重点研讨:研讨一: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句子。
 ①臣之妻私臣 ——
 ②臣之妾畏臣 ——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研讨二: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研讨三: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研讨四: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三、达标检测:
1、判断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加点词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项是(    )
A忌不自信心    B自以为弗如   C今齐地方千里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下列评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两项是( )
A、本文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古代贤臣形象。
B、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又是从自己的受蔽谈起,因此受到了好的效果,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种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听到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燕、赵、韩、魏都到齐国朝拜,表示尊重。
4、阅读课文第2、3段,完成习题。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③期年之后,……(???????? )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2)翻译下列句子。
A、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等级:__ ???_??? ??????????????????????????? 。
②纳谏后的三大变化:_____?????????;_____???????????_;____???????? 。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5)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6)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这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四、学后反思:
第三课时
能力提升(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文:《邹忌》
乙文: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注释】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被:穿上。⑤谄谀:奉承拍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知所以亡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译文:?????????????????????????????????????????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译文:?????????????????????????????????????????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4、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 ?????????????????????????????????????? ????(2分)
(三)【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
读音: 词义: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__
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