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梅岭三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梅岭三章》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7 14:25: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课 梅岭三章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中意象的内涵及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学法指导
1、熟读诗歌,结合注释及小序,理解诗歌大意。
2、了解诗歌中运用的典故,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借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豪迈的革命情怀。
中考导航
1、“旌旗”“血雨腥风”“取义成仁”等为中考常考词语。
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为中考常考点。
3、通过读懂诗歌中的典故来理解诗歌的含义类试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搜索关于取义成仁的名人名言:
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史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临难忘身,见危致命。 ——柳宗元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从名人名言中感受陈毅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有“元帅诗人”的美誉。诗作以《梅岭三章》《孟良崮战役》《青松》《红梅》等流传最广。
陈毅的诗词,真实记录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力量。主要采用旧体诗词的形式,但又不为格律所束缚,灵活自由;不在语言上刻意求工、精雕细琢,具有朴实、明快的独特风格。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陈毅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10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险,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山坳丛莽间一块极小的地方,险象环生。后来敌人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日夜搜查,持续了“二十余日”。陈毅预料不能脱险,写下了《梅岭三章》以明志。
三、总体感知
第一章:以生死绝境发想,追怀往昔,表达了作者创业未成、死而后已的豪情壮志;
第二章:叮咛后死者,奋勇杀敌,频传捷报,在忆征程之余激励战友,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
第三章:展望未来,宣言革命必将胜利,为自由献身死得其所。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四、导读理解
1、通读全诗,思考诗歌小序的作用。
解析:小序介绍了创作此诗的时间、地点、事件的缘起及时代背景。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是作者在梅山遇险,面临“断头”的考验,又“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得诗”说明作者从容、淡定,诗“留衣底”以明志,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小序有助于我们领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气和高理想以及大无畏精神、乐观精神。
2、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解析:设问的修辞总领全篇,奠定了诗的感情基调——慷憾悲壮,“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面对日前的险恶处境英勇无畏的精神。
3、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解析:“招”这个动词,写出把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英魂招集起来的情形,空间广阔,声势浩大,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斩”这个动词,写毙敌干脆利落,表现出巨大的威力,笔力千钩,充分展现了诗人死后也要奋勇杀敌的决心。
4、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解析:
(1)“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典故,化用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关心革命、死不暝目,想要亲眼看着同志们取得胜利的愿望,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忠贞不贰的崇高品质。
(2)“正”字,从时间上表现了往日斗争的漫长、艰苦,也流露出一个革命者回顾自身战斗历程的自豪心情。
(3)“须”字,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气,把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光荣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5、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解析:
(1)“多”字,表达了对同志、战友的无限希望。
(2)“飞”字,想象捷报来得又多又快,描绘出胜利到来之日的景象。
6、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解析:
(1)“血雨腥风”,原指血溅得像下雨,风里带着腥味,这里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借喻战争,表现出战争的残酷。
(2)“取义成仁”,表明诗人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3)“自由花”,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的美好前景,表达了欢欣、豪迈之情。
自我检测
陈毅的两个故事
胡兴摸 杨宏
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
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
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一支睡在马路上的部队
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持续15天,终获全面解放,歼敌15.3万余人,整座城市完好无损。
就在枪声停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市民们依然惶惶不安,可当他们打开家门那一刻,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动了,湿漉漉的马路两侧睡满了身着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原来,早在4月1日,上海战役发起前,身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就颁布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十项守则的第二条,白纸黑字写着进城后一律“不住民房店铺”。
5月,陈毅在苏南丹阳县发表讲话,明确指出: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这条纪律在制定之初,却不被很多指战员理解。陈毅始终坚持认为上海情况复杂,不能将过往经验完全照搬。他将自己意见和看法电报上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等前委委员一致赞同他的意见,并电报中共中央军委,很快就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批示,只有八个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节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原题为《陈毅的四个故事》,有删改)
问题:从文中的两个故事中,你读出了怎样的陈毅?
答案:从第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陈毅是个善于思考,心系群众,有理想抱负的人。从第二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陈毅是个顾全大局,体恤百姓,有原则、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