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这几个甲骨文吗? 
宅 
宫 
家 
 生活中的舞台 
 ——中国建筑艺术 
苏少版初中美术 | 九年级下册 
宫廷 
庙观 
民居 
园林 
陵墓 
军事 
中国建筑根据用途可分为: 
中国民居 
 中国疆域辽阔,又是一个由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生活方式,再加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各地居住房屋样式以及风格的不同。 
新疆民居 
蒙古包 
北京四合院 
东北民居 
苏州园林 
浙江水乡民居 
福建土楼 
广东土方楼 
贵州民居 
西双版纳竹楼 
云南一颗印民居 
西藏碉房 
土窑洞 
四川石屋 
徽派民居 
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也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粉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独具特色。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东方威尼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宏村形状似卧牛 
南湖是牛的肚子, 
半月形的河塘是牛的胃, 
村里流淌的曲折蜿蜒的流水是牛的肠子, 
村头的两颗古树-----白果树和红杨树是牛角, 
座座民居是牛的身躯, 
村子周围溪水上的桥是牛的脚。 
宏村 
牛的肚子 
back 
“黄山脚下小西湖” 
牛的胃子 
back 
“花开则落,月盈则亏” 
牛的肠子 
back 
 牛角 
back 
陕西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 
住形式。由原始时代的穴居形式发展而来的,当 
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窑洞,窑洞具有节能环保, 
经济省工,冬暖夏凉的特点 
靠崖式窑洞 
独立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 
福建土楼 
 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 
 美国侦察卫星曾制造一个荒唐故事:将中国福建省内有1500余座客家土楼认为中国的新核基地。说中国南部有一个核基地群很可能是事实。根据每天7次通过中国上空的卫星报告,在中国福建省内有1500余座不明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相似。新的越顶卫星可穿透高大建筑物,但对这1500座建筑毫无办法,可见中国核能研究已登峰造极……因此,查清这些建筑的性质十分必要。” 这年12月,一对中央情报局特工伪装成来自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贝克夫妇,专程来中国观光拍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土楼的真面目 
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称: 
 “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 
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 
围楼,防御功能强大,为了自保 
 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 
坚固大门一关,土楼成了坚不可摧的堡垒。 
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 
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青山绿水间,没有过多的平地 
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也为了保护自己 
风水 
 依山傍水、蓝天白云。传统的风水理论讲究与环境的协调。 
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 
园中园圈中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一方三圆一椭圆  田螺坑土楼群 
最经典的一幅美景 ─ 四菜一汤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土家族吊脚楼 
 美人靠是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古代闺中女子轻易不能下楼外出,寂寞时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或窥视楼下迎来送往的应酬,故雅称此椅为“美人靠”。 
 诗词歌赋 
朱栏倚遍黄昏后, 
独自莫凭栏, 
廊上月华如昼。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藏族 碉房 
 坚实稳固,一楼牲畜, 
二楼仓库接待,三楼卧 
室厨房,四楼经堂佛堂 
宫廷 
庙观 
民居 
园林 
陵墓 
军事 
中国建筑根据用途可分为: 
山西悬空寺(北魏) 
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 
 用偏僻的地理位置 
和险陡的地势,表现宗教空灵和神圣。 
“绝壁上的危楼” 
90米 
 提问:为什么中国的佛教建筑大多都选择在山中或高山顶建造庙观? 
 中国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庙堂建筑 ,大多数在山中或高山顶建造庙观。其主要目的是登高远望,僧人道士进行修行,环境好,一是敬神;二是迎接神仙;三是一尘不染;四是长生不老;五是它能与世隔绝。同时,还使广大信士登入空门,引其入胜,思想开阔,使人神往,体现仙境高不可攀,令人向往的意境。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简介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高:67.1米 
  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 
从山门处看木塔 
木塔上的牌匾 
木塔上的斗栱 
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建成的? 
钢铁 
大理石 
木头 
建于公元1056年, 
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木塔上没有一根钉子 
为什么应县木塔九百多年来,在经历各种自然灾害 
和战争的洗礼后,依然完好? 
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组小道具来揭开这个谜底。 
 
孔明锁,又叫鲁班锁 
关于斗拱 
“斗拱,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梁思成 
由斗和拱组成,合称斗拱。 
位置:立柱和横梁交接处 
16美2班 
拱:像弓 
斗:像漏斗 
斗拱的作用 
承上启下,荷载。 
16美2班 
中国建筑有“墙倒而屋不倒”的说法 
 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大的纯木结构阁楼式建筑,塔从外面看有五层六檐,而在里面看,第二层以上就有暗层,所以,木塔实际上有九层。古代的能工巧匠运用60多种斗拱,精巧合理地塑造了八角形的外观,各层屋檐配以外挑的平座和走廊,与塔尖呼应构成优美挺拔的形象。九百多年来,木塔在经历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洗礼后,依然完好,是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 
宫廷 
庙观 
民居 
园林 
陵墓 
军事 
中国建筑根据用途可分为: 
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 
故 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宫殿,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紫: 
禁: 
紫微星,是天上的帝星,在天的中央,是天帝所居 
指皇家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来此。 
北京故宫三大殿: 
 
图为模型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 
(金銮宝殿) 
东西63米,南北35米,长宽之比为9:5,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元旦大典都是在这里。 
中和殿 
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 
 保和殿——举行殿试 
三大殿院不种树 
  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小鸟鸣叫,那将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古代皇帝在五行中属“土”,“木”克“土”,因此没有“木”。 
 
 第三个原因是:谨防刺客进入,伤及皇上、大臣。保护皇上不受侵害。 
乾清宫—处理日常政务 
 御花园 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角楼 故宫城墙四角各设一座角楼,它重檐三层,崇脊翘角,俗称“九梁十八柱”,精巧玲珑,美丽异常。 
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鲜明,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确认? 
中国古建筑的等级鲜明 
屋顶 
 样式 
 1. 庑殿式 
 2. 歇山式 
 3. 攒尖式 
 4. 悬山式 
5. 硬山式 
 等级: 
 重檐高于单檐, 
 前者高于后者。 
1. 庑(wu)殿式 
   屋顶由位于顶端的正脊和四个角的垂脊构成。有正面前后两个大坡面和侧面左右两个小坡面。俗称四面坡式。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的皇家建筑,并且有“单檐”和“重檐”之分。 
太和殿 
2. 歇山式 
   在正脊左右两端各建一道与之相垂直的墙面,其下部再接一个略有弧度的斜坡小屋顶。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 
保和殿 
3. 攒(cuan)尖式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多见于亭阁式建筑。 
中和殿 
天坛 
4. 悬山式 
   屋顶只有正面前后两个斜坡屋面,且屋面两侧悬伸在山墙之外。 
5. 硬山式 
   屋面两端不悬伸于山墙之外,而是与山墙齐头。在中国封建社会属级别最低一等,是民居常用的一种形制。 
重檐庑殿顶 
四方攒尖顶 
重檐歇山顶 
对比分析: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脊兽越多级别越高,且它多以奇数出现。 
中国古建筑的等级鲜明 
屋顶 
1. 样式 
2. 脊兽的多少 
3. 琉璃瓦的颜色 
中国古建筑的等级鲜明 
黄色在我国是最尊贵的色彩。 
自唐代始,为皇帝的专用色。黄 
色用于帝王宫殿,绿色是皇子用的, 
龙纹高于动物纹,动物纹高于其他纹。 
屋顶 
台基 
开间 
中国古建筑的等级鲜明 
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 
  级数多的建筑地位高于级数少的; 
  有白玉台基的建筑地位高于其他材质的; 
  有围栏的建筑地位高于无围栏的。 
对称 
看图总结故宫的特点 
布达拉宫 
 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建于唐朝初,这座宫殿外观13层,内为9层,高200多米,分“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红宫居中央是宗教和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我们看到的每一种美妙的建筑,犹如一位智慧的老人。轻轻诉说着关于自己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 
 中国建筑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在建筑历史上自成体系。是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不光是我们今天欣赏的民居、庙观、宫廷。还有…… 
宫廷 
庙观 
民居 
园林 
陵墓 
军事 
中国建筑根据用途可分为: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