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内外阅读名师汇编
(22.古诗三首23.“诺曼底号”遇难记 24.黄继光25.挑山工)
第一部分 课内阅读
22.古诗三首
一、(真题链接)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
规范正确地默写古诗。
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3.这首诗中,我们知道王昌龄要送别的朋友是 ,他是在 (地点)送别朋友的。诗的前两句中,“ ”和“ ”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4.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下与朋友离别的??(? ?)
A.下着雨的清晨 B.下着雨的傍晚
C.风和日丽的早晨 D.风和日丽的傍晚
5.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 .
. .
二、(真题链接)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一首________诗。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 )
(2)“冰心”“玉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
3.理解古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B.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
C.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格。D.本诗写离别愁绪,悲愤幽怨之情十分明显。
4.《芙蓉楼送辛渐》淡写______,重写______。
A.朋友的离情别绪 B.自己的高风亮节
5.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真题链接)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3分)
. .
. .
2.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 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敌军 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率 领轻骑冒雪追敌,“ ”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 ,更突出了将军的 。(5分)
3.填空: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 ,一二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 。(要求概括准确、描写生动)(2分)
4.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3分)
. .
. .
四、(真题链接)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 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 的精神。
2.“? ”一句写景,既交代了时间是在? ,又烘托出了战前的 。
3.“ ? ”一句写出敌人夜间的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 ? ?。
4.卢纶的《塞下曲》中还有一首:“林暗草惊风,? 。
.? ,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是?? .
. 的事。诗中表现了将军?? ?? 的品质。
5.理解《塞下曲》一诗,并判断对错。
(1)全诗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 )
(2)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可以通过领悟诗意想象出一幅战争的画面来。( )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
不要人夸好颜色,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满: 。?清气: 。
诗意: 。
3.诗中梅花的特点是 和 。
4.此诗的前两句?? (写实 抒情言志),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素净、雅洁;后两句?? (写实?抒情言志),说明梅花不是为了要让 ,?只是 。
5.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联想到了哪些人?
. 。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 全体安静 注意听命令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 其他乘客跟上 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摹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
1.给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2.文中一再写到场面的混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 。
3.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B.天黑加上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60人只是他的估计
C.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4.用“ ”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语言的句子。从哈尔威船长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4分)
二、(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课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溺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
(作者:维克多?雨果)
14. 片段中画横线部分可以用片段中“_________”这个词语来形容。
15.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16. 第1、2自然段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
. .
17. 下列对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要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B. 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C. 天黑加上船上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六十人只是他的估计。
三、(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震动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qī qì)着,(惊恐万状 惊心动魄),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chuǎn tuān)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qiāng qiǎng)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hē hè):“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用“√”标出选段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诺曼底号”刚刚遇险时,乘客和船长的表现是怎样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乘客极度_____________,船长_____________。
3.“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
. .
四、(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派遣——( ) 片刻——( ) 淹没——( )
2.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相应的词语。(3分)
(1)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
(2)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这里形容船长站在那里直直的,一动不动。 ( )
(3)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7分)
(1)面对灾难,人们的表现是 ,而哈尔威船长的表现是
(用选文中的词语作答)。两者不同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形象地描写出了哈尔威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哈尔威船长 的高贵品质。
24.黄继光
一、(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画“ ”的句子连用三个感叹号,着重赞扬了黄继光 意志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用“ ”画出描写黄继光第二次站起来时的动作的词语。
3.从黄继光的两次站起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
4.请给这一部分的内容拟个小标题,要求重点突出黄继光的英雄行为。
. .
二、(真题链接)阅读《黄继光》节选,回答问题。
l.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1)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从“愤怒”一词可以看出黄继光对敌人深恶痛绝。
(2)句中的“坚定”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坚定”表现了黄继光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战。
2.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l)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动作描写,从“猛扑”-~词我们感受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和视死如归。
(2)我也能用这种描写方法写句子:听到评委宣布自己在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张开双臂和周围的人拥抱庆贺。
3.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这两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黄继光前进得 十分艰难 ,战况 激烈,从而表现了黄继光 英勇顽强 的精神品质。
. .
25.挑山工
一、(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膝盖会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奇怪的是挑山工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以为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边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1.照样子,写一写。(2分)
例:沉(甸甸) 光( ) 白( ) 灰( )
2.“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这句中的“随处”说明了什么?(2分)
. .
3.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 ,用“ ”画出选文中表示登山路线的句子。这样登山的好处是 。(3分)
4.游人比挑山工走得快,却常常落在挑山工的后面,从上文来看,游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 .
. .
二、(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没等我细细体味,他担起挑子又起程了。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填序号)
A.表示话题的转换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解释说明
2.我的不解之谜是 。(3分)
3.挑山工是怎么登山的,用“___”画出相关句子;游客是怎么登山的,用“ ”画出。
4.挑山工和游人走路不一样在哪里??(3分)
. .
5.短文最后一句里的“它”指的是 。
6.短文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挑山工?用简洁的词语作批注或圈出重点词。(最少两处)
7.作者通过描写挑山工的 、 、 来表现他的特点。,
8.挑山工那富有哲理的话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简要地写一写。
. .
三、(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挑山工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换-?-次肩。?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膝盖会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奇怪的是挑山工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以为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边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没等我细细体味,他担起挑子又起程了。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把点明本文中心的句子抄写下来。(2分)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它”指 ,“我”需要“它”的原因是 。(2分)
3.“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是指哪几句?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2分)
4.“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蕴含着什么哲理?请写出来。(3分)
. .
. .
5.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50字左右)(4分)
. .
. .
第二部分 类文阅读
一、(真题链接)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舍:居住的房子。②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③遍绕:
环绕一遍。④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⑤更:再
l.结合注释,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 .
. .
2.前两句诗中,第一个“绕”字点明了屋外所种菊花 、 的特点,第二个“绕”字写出了诗人赏菊时 、 的情态。后两句诗把诗人 之情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 。(用诗中的原句回答)
4.后两句诗赞美了菊花怎样的精神?
. .
二、(真题链接)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①著:放进,置入。②此身:指白梅。③桃李:桃花和李花。④混:混杂。
⑤芳尘:香尘。⑥清香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⑦乾坤:天地。
1.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
2.这首诗将开放在冰雪中的 与混芳尘的 对比,突出了梅花的
3.这首诗中诗人描写的主要事物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 .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三、(真题链接)对比阅读。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
卢纶 卢纶
林暗草惊风 , 月黑雁飞高,
将军夜引弓。 单于夜遁逃。
平明寻白羽, 欲将轻骑逐,
没在石棱中。 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②引弓:拉弓③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④没:陷入。⑤石棱:石头的突起部分。
l.两首诗描写的相同之处是(C )
A.事件相同,都是打仗。 B.地点相同,都是树林。
C.武器相同,都有弓。 D.天气相同,都是下雪。
2.将军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的弓刀: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3.《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夜引弓”。《塞下曲(其三)》中的将军在“月黑雁飞高”的紧张气氛不,做出的决定是“欲将轻骑逐”。从他们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都有当机立断的特点。
4.《塞下曲(其三)》中“逐”字写出了守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满”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字相衬,表现了 守边将士不怕艰苦、英勇顽强的精神。
四、(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儿子和列车
在德国的一个火车小站里,一位扳道员正要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辆徐徐驶近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辆火车从相反方向隆隆驶近车站。假如他不扳道岔,这两辆火车就会相撞,酿成巨大的灾难。
这时,他无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怎么办?他可以立即飞奔过去,把儿子抢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驶来的列车上将会有数百人面临丧生的厄运!
他强忍巨大的痛苦,决定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随即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一眨眼工夫,这辆火车安全地进入了预定的铁轨。
他的儿子由于平素就习惯了服从长辈的命令,没显出丝毫的慌张,立刻笔直地躺倒在铁轨中央。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车上的旅客们丝毫不知道,他们的到来给一颗崇高的心灵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楚,他们的生命也曾如千钧悬于一发。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而去,不敢想象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情状。然而,他的儿子活着,而且未受一点损伤!
据说,德皇知道了这位扳道工人的勇敢举动,就派人去把他招来,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一方面是奖励他 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 的儿子。
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2分)
大义灭亲 极端尽职 足智多谋 临危不惧
2.缩句,并说明短文原句的写法好在哪里。(4分)
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缩写: .
原句好在: .
3.在两辆列车同时驶进车站,扳道员正要扳动道岔时,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3分)
. .
4.扳道员面临着怎样艰难而痛苦的抉择?(3分)
. .
. .
5.在万分危急的关头,扳道员是怎样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 .
. .
五、(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生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作家。
女作家衣着( ),沉默寡言,态度( )。男作家不知道她谁,而认她只位不入流作家而已。
于是,他有了一种(jū gāo lín xià)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有什么大作发表呢?能否让我拜读一两部?”
“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
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
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说叫什么名字?”。
“《飘》。”女作家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mù dèng kǒu dāi)________________。
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米歇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但这则典故中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已经无从考查了。
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人们就会记着你,它也会成就你。一辈子如果都做可有可无的事,不能专注一件事,其实对生命而言,那只不过是在原地转圈而已。
1.看拼音补充词语。(2分)
2.联系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平静——( ) 狂妄——(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飘》的作者是 ,她具有 的品质。
(2)“他认为她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这句话中“不入流”的意思是 。
5.读了这则短文,你收到了什么启发?(2分)
. .
. .
六、(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秀丽的风景一定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你最喜欢的也许是“险峰”,也许是“花径”,也许是“仙人洞”,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庐山的云雾。你听了也许会笑:云雾谁没见过,不就是迷蒙蒙的一片吗?我所见到的庐山的云雾却是别具一格的。[来Com]
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庐山脚下,抬头向上仰望,啊,好美呀!一座座山峰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绿衣仙女,手拉着手站在那儿,笑着向游人致意。
我们乘着_?±?è??_,沿着银蛇般的盘山公路向上奔驰,车才行到半山腰,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如丝的细雨落了下来。这时,山上起了雾,到处变成迷蒙蒙的一片。整个庐山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真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
雾越来越大,天地被一张巨大的纱帐笼罩住了。浓雾之中,游人虽然近在咫尺,也只听到声音而不见人影。山谷的小溪在我们脚下流淌。叮咚、叮咚,小溪悦耳的歌声在山中回荡着。我向前张望,寻找它的方向,它却钻进了雾里,消失了身影。浓雾把空气浸润得湿润而清凉。
我们来到山顶,雨过天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这是误入仙境?那对面山上的云雾几乎把山淹没了,隐隐约约露出一点山顶。云雾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一个接着一个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真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我觉得传说中的八仙随时都会出现,乘着龙船在这云海上行驶,几位年轻人看到这壮观的景象,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欢呼着,奔跑着。谁知,更有奇观在后头:转眼间,那云雾像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一阵风似的迅速向一侧移动,被它遮挡的庐山立刻变得清清楚楚,以它雄伟的风姿展现在游人面前。
啊,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变万化,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隐隐约约”的意思,并用这个词写一句话。(3分)
. .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迷蒙蒙—( ) 别具一格—( )
笼罩—( )
4.庐山云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分)
. .
. .
5.庐山除了这迷人的云雾之外还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3分)
. .
. .
七、(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男孩的座右铭
一个男孩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的嘲弄。男孩为此苦恼不已,做梦都想成为个勇敢且受人尊重的人。
后来男孩应征入伍了,原以为新的环境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他再次沦为大家戏谑的对象。男孩对此非常苦恼。
一天,教官让新兵进行投掷训练。他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着新兵掷过去。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纷纷溃散。教官沉下脸来,气愤地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手榴弹。我这样做是想测试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他出现时,教官暗示新兵们不要声张,然后故技重施,将手榴弹像昨天那样再次投掷。大家掩面窃笑,期待一场闹剧的上演。
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而,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瘦弱的身体把手榴弹压在自己身下,并伴以紧迫而短促的一声大吼:“快!快闪开!”
大家惊诧了,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男孩竟试图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男孩在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果断勇敢征服了大家。
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地从地上爬起来,羞臊地低下头,等待同伴们的奚落。然而,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无限崇敬和感激,化作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男孩哭了。这是他平生头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从此以后,男孩渐渐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军功,赢得了人们的无限崇敬。
想及年少的际遇和今日的辉煌,已荣升为军官的男孩总是感慨万分地说:“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你就会赢得尊重!”
这句话成了男孩恪守不渝的座右铭
18.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故技重施”的意思。
. .
19. 结合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1)教官“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着新兵掷过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男孩哭了。这是他平生头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①“如此厚重的礼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男孩做了什么事让自己受到了这种礼遇?
. .
20. 通读全文,下面哪个词语不是形容男孩的?( )
A. 生性怯懦 B. 苦恼不已 C. 大惊失色 D. 奋不顾身
21. 同样面对一枚抛来的手榴弹,男孩和战友们的表现各不相同,请用“﹏﹏﹏”画出描写战友们表现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男孩表现的句子。
22. 作者对新兵们的表现写得简略,对男孩的表现却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你觉得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 .
23. 男孩的座右铭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请写一写你的座右铭。
. .
八、(真题链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一瞬的感动
车继续飞驰着,我又回头望了一下那身影,心中又涌起更深的感动……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们一路开着车,我卧在座椅上,听着音乐,望着窗外的景色。就在临入高速公路的路口,我突然听见前面的几辆车都“嘟——嘟——”地按起喇叭,并绕开了某个东西飞速驶去。
起初并没有在意,可后来,我们的车突然地急转弯,我惊惶地坐起来,好奇心使我不禁向外望去——车窗下,一个环卫工人蹲在地上,拿着小扫把,一点一点将地面上的一堆玻璃渣扫入小筐中。细看,她约四十来岁,被冻得通红且上面布满干裂口子的双手颤抖着,低着头,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背后的车辆仍有许多向她按响不满的喇叭,看到司机们对她不满的眼神时,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全都交织在一起,使我心头不觉一热,似乎涌上了一股热血,灼烧着我的思想与灵魂。
仅仅一个身影,一个在高速路口的身影,一个不顾任何危险的身影;仅仅一双手,一双在打扫卫生的手,一双冻得发颤还不顾的手;仅仅一个思想,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仅仅一个灵魂,一个高尚的灵魂……却对我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
看着远去的身影渐渐缩小,这单单是一个身影吗?不!她是千千万万环卫工人的缩影。他们的工作如此平凡,他们的工资如此菲薄,他们的生活如此简单,而他们却用一颗最真诚的心谱写着一支最动人的歌,用最朴实的双手营造着最美丽的世界。
车渐渐走远,可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1.(2分)本文采用了( )的手法。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2.(4分)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这个环卫工人的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对_____。
3.(4分)“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作者“感动”的是_____;“敬佩”的是_____;“酸楚”的是_____;“担忧”的是_____。
A.她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B.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她的工作不被很多人理解 D.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4.(2分)作者为什么说“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 .
5.(2分)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答案
第一部分 课内阅读
22.古诗三首
一、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3.辛渐 芙蓉楼 “寒”和“孤”
4.A
5.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二、
1.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 送别
2.(1)√ (2)√ 3.ABC 4.AB 5.示例:因何事被贬?是不是做错什么或犯什么罪了?
三、
1.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2.杀敌卫国 溃败夜逃 大雪满弓刀 环境的极度恶劣 英勇刚毅
3.边塞诗。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单于的军队准备乘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意对即可)
4.逐:追逐,指边防守军准备追击逃跑的单于部队。满:大雪突降,刹那间落满了弓刀。两个动词,前一个写边防将士的警惕与果敢,后一个写环境的恶劣,两相映衬,表现守边将士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意对即可)
四、
1.将军准备追敌 奋勇豪迈 2.月黑雁飞高 夜晚 紧张气氛
3.单于夜遁逃 趁着夜色的掩护仓皇逃跑
4.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昏暗的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拉开弓射箭,箭头插入石块中?英勇神武、镇定自若 5.(1)√ (2)√
五、
1.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
2.弥漫 梅花的清香之气 它不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间 3.颜色好 和 气味清香 4.写实 抒情言志 别人夸奖它的颜色好
想让清新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5.示例:我感悟到梅花高风亮节、高洁端庄的品格。联想到屈原、文天祥、范仲淹等人。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
1.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溺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2.写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出哈尔威船长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崇尚品质。.
3.A
4.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哈尔威船长坚定的意志和他的冷静、干练
二、
14. 惊恐万状 15. 拟人 16. 人们一片混乱;海水势不可当;缺乏急救设施。 17. A
三、
1.震荡 qì 惊恐万状 tuān qiāng hè
2.恐惧 临危不乱
3.没有忘,这样写更能表现出哈尔船长在灾难来临之时懂得大无畏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四、
1.调遣 须臾 浸没
2.(1)惊慌失措 (2)屹立 (3)镇定自若
3.(1)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对比
(2)比喻 哈尔威船长 黑色的雕像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24.黄继光
一、
意志顽强、不怕牺牲 2.张开 猛扑 堵住
3.体会到黄继光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4.示例:胸膛堵枪口
二、
l.神态 语言 深恶痛绝
(2) 不能删去。“坚定”表现了黄继光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战。
2.(l) 动作 英勇顽强和视死如归。
(2)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张开双臂和周围的人拥抱庆贺。
3.十分艰难 激烈 英勇顽强
25.挑山工
一、
光溜溜 白茫茫 灰蒙蒙
2.说明挑山工十分普遍,并非有超凡体力与能力的超人
3.折尺形的 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
4.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
二、
C
2.挑山工怎么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
3.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
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
4.游人一路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挑山工是一个劲儿往前走。
5.挑山工的精神 6.黑生生 朴素 7.外貌 语言 神态
8.无论做什么事只有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勇于攀登,才能取得成功。
三、
1.这幅画--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我”画的一幅画 这幅画激励着“我”朝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脚踏实地地前进。
3.我们哪里有近道……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4.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后来居上。
5.本文主要写挑山工工作的情景,通过“我”与一位挑山工的对话,刻画了挑山工勤勉、乐观、快乐的劳动者形象,从而激励自己做事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方能后来居上。
第二部分 类文阅读
一、
l.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像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2. 多 、茂盛 入迷、流连忘返 对菊花的喜爱
3.此花开尽更无花
4.赞美了菊花斗雪凌霜、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精神。
二、
1.忽然一夜之间,白梅齐齐绽放,清香四溢,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2.白梅 桃李 高洁
3.主要描写了白梅,突出了它不畏严寒、素雅、高洁的特征。
4.诗人借梅花的高洁,表达了自己坚持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三、
l. C
2.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夜引弓” “欲将轻骑逐” 当机立断
4. “逐” “满” 守边将士不怕艰苦、英勇顽强
四、
1.极端尽职 临危不惧
2.火车飞驰而过。 详细说明当时的危险情形。
3.他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
轨上。
4.如果扳动了道岔,他的儿子就会被压在列车下;如果把儿子抢救上站台,列车上数百人将面临丧生的厄运。
坚决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他是一个尽职尽责、拥有一颗崇高的心灵的人。
五、
1.居高临下 目瞪口呆
2.简朴(或朴素) 谦虚(谦和)
3.激动 矜持谦虚
4.(1)玛格丽特·米歇尔
(2)不著名,没什么作品。
5.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人们就会记着你,它也会成就你。一辈子如果都做可有可无的事,不能专注一件事,其实对生命而言,那只不过是在原地转圈而已。
六、
1.庐山云雾
2.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五星红旗下的昂首挺立的士兵。
3.雾蒙蒙 独具匠心 覆盖
4.千变万化。是从短文的第3_è?????_段中看出来的。
5.还有险峰、花径、仙人洞。我是从“你最喜欢的也许是‘险峰’,也许是‘花径’,也许是‘仙人洞’,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庐山的云雾”这句话中知道的。
七、
18. 重新施用过去的手法或计谋。
19. (1)想测试一下新兵们的心理素质,看新兵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 (2)同伴给他致以热烈的掌声 (3)男孩试图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 20. C
21. 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纷纷溃散。
然而,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瘦弱的身体把手榴弹压在自己身下,并伴以紧迫而短促的一声大吼:“快!快闪开!”
22. 这样写得好,这样具体描写男孩的动作,更突出了男孩的无私无畏,果断勇敢
23. 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你就会赢得尊重
过去的事靠现在忘记,将来的事靠现在努力。
八、
1.C
2. 神态 动作 外貌 工作的认真负责
3. B D C A
4.因为环卫工人的朴实的身影,敬业的精神印在了我的心中。
5.对环卫工人的敬佩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