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挑山工 3(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挑山工 3(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28 12: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 案
总第 1 页
课题 挑山工 课型 读讲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第 1 课时(共 2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担 dàn )以及文中的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写出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写出段落大意。
主要教法 启发 谈话 教具 课件
学法指导 观察 联想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板书设计 挑山工 dān 胳 膊 诵 蕴 溜担 搏 通 dàn 格 博 桶 温 遛
教学后记
总第 2 页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渲染、主题导入 【3】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与快慢有关的一篇课文:《挑山工》。 二、交流资料,链接文本 【5】  课前布置同学们上网或通过其他的渠道搜集有关泰山和挑山工的资料,下面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 三、初读感知,检查预习,学会生字新词。【20】1、让学生带着任务,充分地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打开智慧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2、组织交流: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觉得自己说不好,也可以说一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或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解疑释惑。各小组选择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准备在全班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有如下几个:①“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②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折尺形路线,可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③课文最后一句里的“它”指什么?……) 3、学习生字、新词。1)指生分段朗读课文。强调: dān 担 dàn 生说说,明确乌龟虽然跑的慢,但它胜利的原因是因为它一直往前跑,没有歇息。初步了解挑山工的工作。读文感知。交流质疑。
总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强调字形。膊:注意右边的笔顺笔画。凳:上边是登下边是几。茵:注意下边是因的因。憨:熟字合起来。瞧:左边是目。3)结合生字的新义组新词。4)形近字辨析。胳 膊 诵 蕴 溜 搏 通格 博 桶 温 遛5)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饱览:黑黝黝:心悦诚服:意味深长:草茵:腾云驾雾:6)仿照例词写词语。黑生生:黑黝黝 光溜溜 沉甸甸 慢吞吞一步一步: 一甩一甩 一眨一眨 一闪一闪 四、梳理课文脉络,给课文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12】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2、回忆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中心句概括法取主舍次法: 指导的同时要求学生跟着书写记忆。发现形义的区别,正确进行组词。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展开想象扩大积累。回忆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总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层意相加法3、指导学生写出段落大意。4、汇报评议。五、布置作业,熟读延伸 1、熟读课文。2、生字。 指导学生书写段落大意。
教 案
总第 5 页
课题 挑山工 课型 读讲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第 2 课时(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主要教法 启发 谈话 教具 课件
学法指导 读、思、画、议、品
板书设计 挑山工有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教学后记
总第 6 页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3】1、板书课题:挑山工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以疑促读,读中感悟 【25】1、质疑: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折尺形路线,可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读课文。2、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各自默读思考,然后填写表格中概括差异的部分。 挑山工游人对比结果: (2)在小组内分析交流,开展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统一认识。 3、挑山工的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个问句:“你看,是不是这个理?”挑山工是怎样理解“这个理”的呢?请同学们勾画出挑山工说的话,反复朗读,精读细品,然后填写表格中“对比结果”部分。 (1)放手让学生自学。 (2)组织交流评议。 (3)通过朗读,你觉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鼓励学生读出挑山工的精神。 4、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因为我需要它”里面 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任务。游人轻装上山走直线,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线。游人上山是玩赏,挑山工则是工作。有一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第 7 页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的“它”指的是什么? 三、再读深思,学习表达 【5】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2、组织交流,形成共识,指导习作。 四、情境交融,心灵互动 【5】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挑山工。他们身上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可贵品质。 你能为课文中的插图题词或题诗吗?五、赏读品味,激发情感 【2】  同学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之时,你觉得哪些内容是自己最喜欢的,请你富有激情地读一读,再说一说理由。如果你心里的想法一下子无法表达出来,那么就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行吗? 六、作业:自主作业。 明确作者运用写事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引导学生为插图题词或题诗,深化文章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