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天气和气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天气和气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22 05: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天气与气候》
专题课件
识别常见天气符号
蓝色、绿色、白色分别表示(海洋)、(陆地) 、(云雨区)
白色越浓,表明(云层越厚), (降雨)越大; 绿色地区表明天气(晴);黄色代表(沙尘暴)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特点:短时间内,时刻发生变化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长时间内,一般变化不大。
例题:风和日丽 狂风暴雨 秋高气爽 彤云密布 瓢泼大雨 寒冬腊月 夏日可畏 雨过天晴。
天气:
气候:
风和日丽 狂风暴雨 彤云密布 瓢泼大雨 雨过天晴
秋高气爽寒冬腊月 夏日可畏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受纬度位置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影响同纬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与纬度高低有关: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
与海陆位置有关: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与海拔高低有关: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冬暖夏凉是海洋,冬冷夏热是陆地,
地势高低也影响,相差6℃每千米。
气温年变化
月均温最高
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
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
月均温最低
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
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
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年均温:将各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 除以12所得的商即为年平均气温。
气温的年变化
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
等温线内气温比周围气温高,可能为盆地、低地;等温线内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可能为高原、山地。
你认为A处和B处最有可能是何种地形类型?
15℃
16℃
17℃
19℃
18℃
14℃
20℃
某地等温线示意图
A
B
高原、山地
盆地、低地
等温线图析读小结
(1)怎样根据等温线的数值排列判断南北半球?
(2)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发生弯曲说明什么?
(3)等温线在同纬度的陆地上发生弯曲说明什么?
(4)怎样根据等温线疏密判断气温差别?
(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怎样判断地形?
等温线数值往北减小是北半球;往南减小是南半球。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相反。
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线内气温比周围高可能为盆地、低地,线内气温比周围低可能为高原、山地 。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在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少。
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山地A坡降水多,B坡降水少。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比较湿润。
地形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说出下列5个地点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
A.全年多雨型(赤道地带,热带雨林气候)
B.夏季多雨型(温带东部沿海,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常年湿润型(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E.全年少雨型(极地和沙漠地区,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
温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多,中部、西岸降水少
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两边;少西岸,多东岸。
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海陆位置 夏季:陆温高于海温,冬季:陆温低于海温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地形 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0.6OC/100M)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气候三因素,纬度、地形和海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学法指导1、根据某地的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2、根据某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全球可分为11种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3: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4: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少于
5: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6: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暖湿润
8: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夏季稍多。
10:寒带气候 终年寒冷少雨
11:高原山地气候 终年低温少雨
你能读出下列地点的气候特点吗?
甲: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丙:冬暖夏凉,常年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⒈ 气候对人类服饰的影响
⒉气对人类饮食的影响
⒊气候对人类民居建筑的影响
⒋气候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5.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界的原始特征,从而改变了热量平衡和气流的输送,进而改变了局部的气候特点。伴随人类活动加剧,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会愈加明显。
不同地方的人们为适应不同气候,制造了千姿百态的衣饰。
青藏高原地区,中午温度高,午后温度低,温度高时脱下一只袖子驱热,温
度降低时,又穿上那只袖子保暖。
西亚、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为挡住风沙和反射阳光。居民喜欢穿白色的长袍,戴白色的头巾。
返回
影响因素 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 降水
地球形状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地球运动
人类活动
一般是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各地差异大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一般地,离海洋近,降水量多;离海洋远,降水量少
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影响一天中天气的变化;公转影响赤道以外昼夜长短变化,使寒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热带地区出现阳光直射现象
1、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影响局部地区气候;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使全球气温上升,旱涝灾害频繁;3、氟氯化合物排放破坏臭氧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4、城市气候的“热岛效应”
说出以下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温带的四季更替、极地的“极昼”“极夜”现象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青岛是我国的避暑胜地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地形地势
海陆分布
短时天气气候长,衣食住行农工商;
气温降水两要素,分布特征等值图;
影响气候三因素,纬度、地形和海陆
低温少雨纬度高,高温多雨纬度低;
距海远近气候异,冬冷夏热是陆地;
近海楼台先得水,渐行渐远水渐稀;
天气与气候(一)
琼楼玉宇不胜寒,降低6度升千米;
迎风坡,降水多,乞拉朋齐成雨极;
气候类型十一种,热四温五寒高一;
冬干冷,夏热湿,枣庄气候我先知;
全年高温又多雨,热带雨林赤道地;
各地气候特点异,课后一定多分析。
天气与气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