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17 22:3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第二学期元氏四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Br:80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3分)
1.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A.闪电 B.合成氨车间
C.豆科植物根瘤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制水泥、玻璃都要用到石灰石;制水泥、陶瓷都要用到黏土
B.刚玉、金刚砂,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C.石英、硅石、水晶、珍珠、玛瑙主要成分都是SiO2
D.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石英玻璃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饱和食盐水 B.NaOH溶液
C.足量澄清石灰水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下列关于浓硫酸、浓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浓硝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都变小
B.浓硫酸、浓硝酸都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不能用铁制容器贮存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干燥H2、H2S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
D.浓硝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变黑且体积膨胀,疏松多孔
5.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NH3 B.干燥NH3
C.收集NH3 D.吸收NH3
6.下列反应中符合图示能量变化的是(  )
A.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B.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C.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D.工业上用H2还原Fe2O3制Fe
7.某化工生产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过程1没有使用催化剂,过程2使用催化剂,则可判断催化剂除了改变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改变的是(  )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的完成程度
C.生产能耗 D.反应热效应
8.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是(  )
A.C2H4 B.CO2 C.CH3COOH D.
9.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 B.易溶于水
C.结构简式为CH2CH2 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全对的4分,少选得2分,多选与错选均不得分)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只适用于研究可逆反应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知化学反应进行的相对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11.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
①CH3CH2CH2CH2CH3
②CH3CH2CH2CH2CH2CH3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  )
A.②和⑤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③和④
1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反应中,能影响该反应速率的条件是(  )
A.盐酸的体积 B.盐酸的浓度
C.石灰石颗粒的大小 D.压强
1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4.(14分,每空2分)实验室常下图装置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就是右上图的集气瓶,则装置A的导管应连接集气瓶的   (填“a”或“b”)进口;
(2)用装置A制备SO2的优点主要是   。【任答一条即可】;
(3)装置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
(4)装置C中的现象是   ;反应结束后加热D中溶液,现象是   ;
(5)装置E中出现的现象可以说明SO2具有   性;
(6)装置F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5.(14分,每空2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a装置的名称为:   。
(2)化学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气密性,请设计一个实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实验时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
(4)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并向其中加入足量金属钠,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如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   。(从用量角度和环保角度考虑)
方案 反应物
甲 Cu、浓HNO3
乙 Cu、稀HNO3
丙 Cu、O2、稀HNO3
16.(16分,每空2分)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限度及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   、   。
(2)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中物质的能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若起始N2和H2的体积比为1:3,控制一定的条件,   (填“能”或“不能”)使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100%。
③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填字母)
A.甲烷燃烧
B.碳酸钙分解
C.液氨汽化
D.化学键断裂
(3)如图2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①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
②原电池工作时,导线中电子的流向为   。
③Cu电极表面的现象为   。
17.(13分,1-2小题每空2分,3小题3分)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让乙烯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填序号)。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2)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实验前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用   。
(3)为验证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1-5:BADAB
6-9:CCAA
10-13:C、 B、 BC、 CD
14. 【解答】解:(1)由于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则集气瓶导气管应选择长进短出,故装置A的导管应连接集气瓶的a进口;
故答案为:a;
(2)由于装置中铜丝抽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以防止倒吸;
(3)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是,亚硫酸是酸,显酸性,则C装置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可恢复的,因此反应结束后加热D中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故答案为:溶液变红;溶液恢复红色;
(5)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高锰酸钾被二氧化硫还原,故装置E中出现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硫具体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
(6)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则装置F中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15. 【解答】解:(1)a装置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若d中导管冒气泡,停止加热后,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若d中导管冒气泡,停止加热后,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铜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NO2有毒,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防止污染环境,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吸收多余的NO2气体;
(4)将反应后的硝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金属钠,钠先和水反应,反应现象是浮水面、熔小球、乱游动、嘶嘶响,生成氢氧化钠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钠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滚动,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故答案为:钠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滚动,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5)甲:铜与浓硝酸制取硝酸铜: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NO2会造成大气污染,硝酸的利用率为50%;
乙:铜与稀硝酸制取硝酸铜: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的NO也会造成大气污染,硝酸的利用率为75%;
丙:此过程用方程式可表示为: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从过程可以看出该过程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环保且没有多消耗原料,故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丙,
故答案为:丙;制取等量的硝酸铜时,丙方案耗酸量最少,且无污染物(NOX)产生。
16. 做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解答】解:(1)加热升高温度,将锌粒粉碎为锌粉可以增大固体表面积,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或构成锌铜原电池等扣能加快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加热;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或改锌粒粉碎为锌粉);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②由题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故答案为:不能;
③A、甲烷燃烧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能量,故正确;
B、碳酸钙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吸收能量,故错误;
C、液氨汽化是吸收能量的过程,故错误;
D、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故错误;
A正确,故答案为:A;
(3)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原电池工作时,活泼金属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故答案为:由Zn(负极)到Cu(正极);
③铜为原电池的正极,氢离子在铜表面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实验现象为有气泡逸出,故答案为:有气泡逸出。
17. 【解答】解:(1)由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可知,乙烯中含H2S,均与溴水反应,则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
故答案为:不能;①③;
(2)硫化氢可被溴水氧化,先选NaOH溶液除去,则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H2S,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Br2=2HBr+S↓,在实验前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用NaOH溶液,
故答案为:H2S;H2S+Br2=2HBr+S↓;NaOH溶液;
(3)为验证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若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后酸性变化不大,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
故答案为:若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后酸性变化不大,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