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架下》教案设计
古港完小:张知文
教学目标:
1、认识下滑音记号和大切分节奏
2、了解新疆的地理、物产、语言、民族风情等,通过课堂学习加深对新疆边区
的热爱。
3、能积极参与歌唱、编创舞蹈和表演等活动中来,能地与他人合作,载歌载舞
地表演歌曲。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和舞蹈编创
教学难点:
舞蹈编创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电子琴、服饰、手鼓等
一、
课堂组织
1、课前播放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2、调整学生座位
二、
导入新课
1、师:(用新疆口音招呼并鞠躬)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来自新疆,
请大家叫我买买提。说到我的家乡新疆,大家了解有关知识吗?请你介绍介
绍。(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片)
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新疆歌曲《在葡萄架下》,请大家先欣赏一遍。
3、出示音乐,学生初听。
4、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跟我学呀?
三、
学习新课
1、学习曲谱(电子琴带)
问:在曲谱中,有没有自己不认识的符号和节奏呢?
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2、学习新知识
认识符号-------练习
3、填唱歌词
(第一遍跟唱,第二遍学生跟琴自学,第三篇跟唱时打节拍)
4、整首连起来跟原唱学唱(强调声音小一点,要能听到原唱的声音。)
四、
表演歌曲
1、分组,宣布规则:葡萄、哈密瓜两组,葡萄队唱时哈密瓜队打节拍、用
乐器伴奏,哈密瓜队唱时反过来,选
5个大众评审,觉得哪组唱得好就把自己
的票投给哪组。
2、比赛
3、投票,教师点评: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请看看书,这首歌曲的表演要
求是载歌载舞,所以我们还要比哪边跳得好呢。
五、舞蹈编创
1、导入:这可是有点难度的,先请看一段维族舞蹈,大家可以从上面学几
个动作,然后买买提再给大家介绍几个动作,大家就可以编创了
《在葡萄架下》教案设计
古港完小:张知文
教学目标:
1、认识下滑音记号和大切分节奏
2、了解新疆的地理、物产、语言、民族风情等,通过课堂学习加深对新疆边区
的热爱。
3、能积极参与歌唱、编创舞蹈和表演等活动中来,能地与他人合作,载歌载舞
地表演歌曲。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和舞蹈编创
教学难点:
舞蹈编创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电子琴、服饰、手鼓等
一、
课堂组织
1、课前播放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2、调整学生座位
二、
导入新课
1、师:(用新疆口音招呼并鞠躬)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来自新疆,
请大家叫我买买提。说到我的家乡新疆,大家了解有关知识吗?请你介绍介
绍。(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片)
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新疆歌曲《在葡萄架下》,请大家先欣赏一遍。
3、出示音乐,学生初听。
4、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跟我学呀?
三、
学习新课
1、学习曲谱(电子琴带)
问:在曲谱中,有没有自己不认识的符号和节奏呢?
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2、学习新知识
认识符号-------练习
3、填唱歌词
(第一遍跟唱,第二遍学生跟琴自学,第三篇跟唱时打节拍)
4、整首连起来跟原唱学唱(强调声音小一点,要能听到原唱的声音。)
四、
表演歌曲
1、分组,宣布规则:葡萄、哈密瓜两组,葡萄队唱时哈密瓜队打节拍、用
乐器伴奏,哈密瓜队唱时反过来,选
5个大众评审,觉得哪组唱得好就把自己
的票投给哪组。
2、比赛
3、投票,教师点评: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请看看书,这首歌曲的表演要
求是载歌载舞,所以我们还要比哪边跳得好呢。
五、舞蹈编创
1、导入:这可是有点难度的,先请看一段维族舞蹈,大家可以从上面学几
个动作,然后买买提再给大家介绍几个动作,大家就可以编创了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感受带有切分节奏的歌曲,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并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铃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学唱了《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的旋律,你们认为哪句最难唱呢?
重点解决难点乐句“边疆儿童多快乐”一句的演唱。(出示课件)
2/4
22
23︱4
65︱54
05︱3
10︱
①学生谈谈此句音乐情绪和意境的表达。
②听老师范唱,体验演唱中“声断气不断”的演唱表现技巧和感受其真挚的情感表达。
③学生模唱,体验与表现。采取集体演唱和个别学生演唱的方式进行。
师:好听的旋律如果加入适当的装饰音更好,会让旋律更富有个性和生命力,我们来试一试。(加入下滑音记号、强音记号以及波音记号,逐一练唱、解决。)(板书)
2、师:这首歌曲有一种节奏在曲中多次出现,是哪种节奏呢?
板书:×
×
×
︱
×
×
×
︳
教师用铃鼓引导学生打节奏,感受切分节奏带来的舞蹈动感。
二、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
师;葡萄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人们在紧张忙碌着,刚才他们欢快的歌声告诉了大家什么呢?(学生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衬词“来来来……”可以按节奏来读。)
(1)这首歌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他们在哪儿过队日?队日里都有哪些活动呢?
(3)歌词中说到的手鼓和冬不拉是两种民族乐器,请看课件。
2、看屏幕,听录音范唱。
3、你们想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唱歌词呢?
4、再听歌曲,跟着轻声哼唱歌词。(师生共同评价后教师范唱歌曲《在葡萄架下》,学生跟唱。)
5、一部分学生唱歌谱,一部分学生唱歌词。(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现
1、分析歌曲体验情绪
在这葡萄丰收的季节里,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相信通过刚才的演唱大家已经能体会到歌曲的情绪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歌曲的情绪是热烈欢快的……)
第一二乐句前面出现了下滑音,你觉得它是表现什么情绪,能唱一唱吗?(表现“我”的家在美丽的吐鲁番的自豪心情。)
第三乐句也有下滑音而且加入了强音记号。(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这是为了表达少先队员热烈奔放的情感,而且这里运用衬词加上带切分的节奏,使丰收的场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第四乐句有丰富的力度记号,为什么渐强后突然减弱这样处理呢?(表现新疆儿童发自心底里的快活……)
你能用有表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来表现少先队员的情绪吗?(全班
演唱。)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表情地学唱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在葡萄架下》,体验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了解更多其它民族的音乐,热爱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