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幻灯片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7.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幻灯片2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7 20:2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掌握本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2.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理解它的内容吗?
(提问几位同学)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首歌是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时的战歌,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课堂导入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魏巍,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河南郑州人。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 。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   》,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长空怒风》。1956年,完成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凭借《   》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东方
预习导学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朝鲜( )   军隅里( )
聚歼( ) 摁倒( )
掰断( ) 豁亮( )
投掷( ) xiōng yǒng( )( )
fù灭( ) lí pá( )( )
xiǎn
jiān
bāi
Zhì


èn
huò
汹 涌
犁 耙
预习导学
3.解释词语。
坚韧:
谦逊:
淳朴:
覆灭:
过瘾:
坚固有韧性。
谦虚恭谨。
诚实朴素。
全部被消灭。
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预习导学
4.填空。
本文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    精神和强烈的  精神、   精神,告诉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革命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 爱国主义
合作探究
一、问题: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第15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合作探究
事例名称



从所写人物来看
写的是马玉祥这位战士, 歌颂的是英雄个人
写的是几名战士, 歌颂的是英雄们的所思所想
从发生的时间来看
作战时
行路时
从发生的地点来看
突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对 侵略者的恨
展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
从所表现的志愿军战士的思想感情来看
抗美

保家卫国
从对志愿军战士赞颂的角度和内在联系看
赞颂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
赞颂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探讨文章三个事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完成表格。
防空洞中的谈话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松骨峰战斗
休息时
写一个连队,歌颂的是英雄群体
侧重写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
援朝
赞颂志愿军的英雄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二、问题:文中三个小故事的顺序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示例:不可互换位置。
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一应当先写。故事二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一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
合作探究
 示例:
我从“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中可以感受到工农红军过老山界时睡觉的艰难,因为这个句子中先交代山路的宽度——一尺来宽,前面的副词“只有”起强调作用;然后用反问句,更突出了这里的危险;接着用“而且”引出下一层艰难:睡一晚会疼死。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上节课,我们重点对课文的篇章结构和主体事件进行了理解与分析,本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语言与写作手法等重要知识。
课堂导入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赏语言,品特色。
1.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进行品析。
(1)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加横线的词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这些修饰限定的词语准确反映了当时战斗发生时的情势:时间紧迫,地形不利,形势严峻,从而突出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坚决阻止敌人的决心和英勇无畏精神。
合作探究
(2)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指出句中加点的动词的表达作用。)
这些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现了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保家卫国壮丽诗篇的爱国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3)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从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志愿军战士淳朴可爱的精神风貌。
合作探究
2.以下三个句子中的“笑”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①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
②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
③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
合作探究
第一次“笑”是在“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之后,他的答话即这“笑”的注脚。这“笑”,是他感到“光荣”的集中体现,是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出灿烂之花。
第二次“笑”是在“我”问“你想不想祖国”之后,这“笑”的内涵同样蕴含在答话之中,既表现了对祖国炽热的爱恋之情,又有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三次“笑”是在“我”问他“有什么要求”之后,从答话可知,这“笑”充满了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信心。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二:析首尾,明作用。
品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两段,回答问题。
1.说说这两部分是怎样前后呼应的。
开头(第1~3段),从写作者在朝鲜的具体感受,引出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结尾(第15段),把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在朝鲜奋不顾身杀敌联系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合作探究
2.两部分都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3.结合人称、句式和语气的具体内容,说说这两部分是怎样引起读者共鸣的。
  都运用了议论与抒情的表达方式。



运用第一人称以同志似的平等态度和读者交谈,以朋友的身份和读者交流思想,使读者感到十分亲切、诚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句式及设问、排比等修辞的综合运用,使读者处于情感的激流中,令读者产生共鸣。
合作探究
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 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 1951 年 4 月 11 日《人民日报》 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也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常客。
思考: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合作探究
示例:这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许多战士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