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八年级语文下册
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难点)
3.体会并感受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素养)
学习目标
阿来,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市,藏族诗人、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2012年6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但如何着手,阿来心下茫然,他说:“丽江很好,写丽江的文章也很多,但我总觉得很多文章并没有写出丽江的精髓。丽江的精髓是水!从玉龙雪山上的冰雪,到黑龙潭这些水体,乃至古城中淙淙流淌的河水,水是丽江之美的载体和精魄。”最终,阿来匠心独运,以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写成了这篇美文。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轻盈( ) 喧哗( ) 驿道( )
奔流( ) 草甸( ) 矗立( )
目眩( ) 闸口( ) 徘徊( )
翡翠( ) 砚池( ) 蘸( )
眺望( ) 流淌( ) 擦拭( )
硕大( )
yínɡ
xuān
yì
bēn
diàn
chù
xuàn
zhá
pái huái
fěi
yàn
zhàn
tiào
tǎnɡ
shì
shuò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
人惊异。
五彩斑斓:形容色彩繁多亮丽。
预习检查
标题点明了文章的内容与地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妙在何处?
一滴水经过丽江
“我”
时间、空间
对象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将下面空白处补全。
一滴水,自 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 ,看过初建的 ,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后再次醒来,来到现代的 。他登上 ,远眺古城全貌;跨入小店,领略东巴文字的魅力;投身民居,体验百姓生活的恬淡;之后穿城而出,欣赏古城五彩斑斓的夜和旷野宁谧澄澈的美;在得偿夙愿后,跃入 ,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
玉龙雪山
丽江坝
丽江城
四方街
水车
金沙江
时空线索。
空间
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1—5)
平地起伏,接近一般游人的视角。(6—16)
时间
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叙写历史。(1—5)
以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描写现在的丽江。(6—16)
整体感知
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在文中着重介绍了丽江的哪些景观?这些景观有何特点?
精读细研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历史
渊源
名声传播
厚重的历史
着重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
精读细研
作者化成水滴乘水车升高遥望:
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建筑特点:
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
蜿蜒老街
苍劲的老柏树
重重房屋
市井民俗图——优雅宁静、恬静和谐、热情融洽。 极其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精读细研
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主人浇花图——平和、悠然】
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主人闲话图——恬静、和谐】
精读细研
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主客交流图——热情、融洽。】
作者笔下的丽江古城,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你认为这幅画卷美在哪里?
风景美——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以玉龙雪山为背景,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建筑美——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这里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这里的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民俗美——建筑、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等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课堂小结
文章第14段的描写极其细腻,从多角度来品味这一段文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
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
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水的冰凉。
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
如何理解第14段中“这些人来自远方……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这句话?
在城市,喧嚣和浮躁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即使在寂静时分内心也难以安宁;而在丽江,人们心无杂念,尽情欢乐,心灵纯净安然。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滴水游历古城丽江的经过,展示了丽江优美怡人的景色、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概括主题
作者以“一滴水”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一滴水”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把时间
与空间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3)“一滴水”使写作获得了自由的视角,时而居
高瞰下,时而由远观近,时而升高远望,时而仰视天幕,
时而抵近细察,时而匆匆一瞥,能全面而灵动地展示
观察对象的特点。
(4)以“一滴水”的视角进行叙述,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是文章具有真实性、曲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合作探究
(1)“水”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选“水”为贯穿全文的点,充分考虑了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
1.角度新颖,构思奇特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从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丽江的源头玉龙雪山,凝聚着纳西人智慧的丽江古城,以及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四方街,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集历史、人文、地理、科学于一体的美丽画卷,在诗情画意之中让人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写作特色
2.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描写、叙述等多种表达方式介绍丽江。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一些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时,作者往往不单纯使用说明性的介绍,而是将其转化为叙事性的讲述甚至适当的描写。
一滴水经过丽江
“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
一滴水的漫长旅行
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来到丽江坝
奔流走过草甸、落水洞的情景
仰望着玉龙雪山兴奋地来到丽江古城
在四方街的漫游历程
热爱
向往
风景美
民俗美
板书设计
仿照课文的写法,结合本地景物,写一篇简短的游记。
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