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歌
详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螃蟹歌》,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歌曲情绪的变化。
2、学习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感受地方民歌的特点。
3、根据歌曲内容自主表演,在歌表演中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和在歌表演中体验歌曲的情趣。
教学难点:
感受方言特色的美,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乐律动,第一遍拍恒拍,感受二拍子节奏。第二遍先双手叉腰走横移步,在做螃蟹的动作。
问:老师表演的是谁?生:螃蟹。
师:真聪明!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威风的大螃蟹!(贴螃蟹图)
学习歌曲
(一)学习第一段歌词
1.初听歌曲,说说螃蟹的样子。
请同学们仔细的听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螃蟹的样子。
师:谁来用歌词说说螃蟹的样子?
你们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2.师读歌词
听老师说螃蟹!
螃呀么螃蟹哥呀里哥,八呀么八只脚呦嗬嗬,两只呦大夹夹,一个硬壳壳呦。
生边做螃蟹爬,边跟着老师读歌词。
同学们,还记得螃蟹是怎么爬的吗?左边两小节,右边两小节。师读一句,生边做边读一句。
4.听听我们怎样唱螃蟹!(播放第一段歌曲)
很不错,我们听听怎样唱螃蟹,请同学们继续跟着做螃蟹爬。
学唱第一段。
跟老师学唱歌曲。
老师弹奏,学生填唱歌词。
a老师唱两小节,学生填两小节。
真厉害!老师继续唱谱,这次你们要唱歌词了,能唱上吗?(及时纠正唱的不准的地方)
b老师唱一行,学生填一行。
接下来,要增加难度了!我唱长长的一句乐谱,你能填上歌词吗?试试!
e接龙唱
什么都难不倒你们,下面我唱前一句,你接后一句。螃呀么螃蟹——
f唱出歌曲情绪
这是一只神气、威风的螃蟹,还是一直胆小怕事的螃蟹啊?(生,神气、威风!)
那我们怎样唱才会很威风?(不喊唱,把每句句头的字强调)
学习第二段歌词
1.听第二段歌词
这么威风的螃蟹,发生了什么事呢?仔细听一听。
2.默唱,请同学们跟着范奏默唱,心里唱,做口型,不出声,明白吗?
谁来说说?横着走的螃蟹哥夹住了一个小朋友的脚。
3.这段歌词中,第一行唱螃蟹,第二行唱小朋友被夹住了脚,那我们分组唱,老师唱螃蟹第一句,同学们唱小朋友第二句。
4.跟琴慢唱,同学分两组唱。
接下来,同学们分两组唱,老师给你们弹伴奏。
(三)学习第三段歌词
1.学生自己唱
这段歌词请大家自己视唱一下,谁会唱请大胆的举起手!
我们给勇敢的孩子们点赞!你们太棒了!
带表情唱
大家一起来唱一唱,螃蟹哥夹得好紧哦,怎么甩也甩不脱!疼不疼啊?
疼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表现的真好,疼的呲牙咧嘴的。
那我们只能求求螃蟹哥了。一起唱,做出“夹”“甩”“求求你”的动作。
完整唱
齐唱(说明反复记号和结束句)。
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一共唱了几段?(3段)
对,这里有反复记号,因为有三段歌词,一共反复了三遍。最后还有一句结束句大家不要忘了哦。
我们一起有感情的唱一遍。(师带着做出神气的螃蟹的样子,以及被夹住的小朋友的表情)
学习西南地区方言
听范唱
这首《螃蟹歌》是一首西南地区童谣,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中国地理分区之一,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直辖市等五个省(区、市),其中人口最密集的是四川)
下面西南地区的小朋友唱一遍,你们听听。
想学吗?
学习个别字。
学方言,读三遍。
带到句子里读一读。
带这些字的句子这样唱,螃呀么螃蟹哥呀里哥。。。
唱一唱,方言歌曲。
四、创编活动
a大家这会唱的非常投入,那我们再来演一演。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创编,商量一下,谁来唱歌,谁来跳舞,谁来演奏乐器?同学们自己编一编。
b老师给你们播放歌曲,你们自己先演一演,练习一下。
c请学生上台表演。
谁想上台表演?底下的同学我们唱歌,上面的表演。
d点评,他们表演的怎么样?点评很到位。
四、拓展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方言,这首《螃蟹歌》也有不同的方言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另外一个版本的《螃蟹歌》。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四川方言的《螃蟹歌》,方言也是每一个地方的特色名片,以后我们会学到更多的方言童谣。那这节课就让我们唱着《螃蟹歌》,踏着螃蟹步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