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打花巴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打花巴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8 09: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 花 巴 掌
一、教学内容: 歌曲《打花巴掌》的演唱、演奏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聆听歌曲《打花巴掌》,感受歌曲俏皮、活泼的情绪,体会合辙押韵说唱结合的北京童谣的风格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律动、打节拍、识谱等方法让孩子们更好的体会音乐情感。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用自然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节拍,并知道这是一首说唱结合的北京儿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用轻快俏皮地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的准确演唱

1)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2)结尾二分音符时值(心里默数两拍)
3)上滑音 下滑音
四、教学准备:音响、课件、钢琴、口风琴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阶段目标:调节课堂气氛,快速融入音乐的世界。】
教师弹琴,师生合作演唱问好。
【设计意图】调整学生状态,渗透“轻快、俏皮”的声音。
(二)导入
【阶段目标】游戏导入,感受歌词特点与节拍的韵律。
节奏模仿(拍手游戏,引出打花巴掌)
1)两个小节一打
2)教师边拍手 拍腿 轻声跺脚 拍肩 拍头做基本拍,边读四段歌词的念白
(提示“的”字读音, “谁从小爱学习”,并示范,注意节拍重音,附点处歌词读法)
2.出示节奏谱,与其余段落歌词。
3、学生完整读念白部分歌词,体会每个月句结尾的,合辙押韵并注意声音的轻快与俏皮。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用轻快地声音来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准确演唱歌曲《打花巴掌》。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北京儿歌《打花巴掌》
2.完整聆听歌曲
思考:1)歌曲的速度、情绪、和演唱方式是怎样的?
(速度:稍快 情绪:轻快,活泼地俏皮地 演唱方式:有说有唱,说唱)
3.出示歌谱。学唱演唱部分
(1)用听唱法与识谱法相结合学习曲谱(注意附点,及每个月句的第一个音)
(2)跟琴识谱第一行 ,自学第二行
(3)教师教唱第三行(每一行教师给第一个音提示)
(4)看提示谱从头演唱曲谱
①开头音不准 ②第7小节,鱼咬尾,同音反复,音准,用手势解决。③一字多音,通过打节拍解决。④结尾二分音符时值,心里默数节拍。]
(3)加歌词(清唱)
(4)听前奏,完整唱第一段。
[强调坐姿,俏皮的声音,表情]
【设计意图】用聆听、模仿、律动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营造一个师生互动与协作的课堂环境。
(四)处理歌曲
【阶段目标】能够用活泼轻快的情绪来表现歌曲,唱出北京风味。
1.点出北京童谣的特点。
[演唱方式、歌词、情绪轻快俏皮]
2.教师范唱带儿化音的《打花巴掌》 你来听听有什么不同。学生感受 (北京话里儿化音较多)
3.教师范唱,用动作表示上滑音下滑音。(提着 那个)
4.请学生模仿,注意咬字头。
3.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提示速度稍快,二三段间的间奏。)
4.音响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设计意图】在聆听、模仿、律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能够唱出北京风味,能够唱好歌,会唱歌。
(五)口风琴
【阶段目标】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更进一步体会北京童谣风趣幽默的风格。
1.找到移动do
2.教师手指屏幕唱谱,生找出乐谱中的重复旋律及次数。
3.接唱乐谱,生唱,师唱剩下的。
4.明确指法,举起右手,边接唱边空弹。
5.明确手指摆放位置,学生边唱边弹,师唱剩下的。
6.学生边唱边弹,师吹奏剩下的。
7.师生接吹。
【设计意图】加入口风琴,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丰富歌曲形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非常有趣的北京童谣,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童谣,我们来看看谁还能用更好的方法来表现童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