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8 06: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问题解决(一)
第 (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难点
使学生认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方法,并正确解答。
教具
课件
课件、平板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分析分率句。
 出示:
  (1)梨树棵数是杨树的。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的。
  教师提问:是把谁看作单位“1”?你从分率句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你能从分数、比、份数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吗?
  2.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三峡工程的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三峡工程的哪些信息?
  抽学生汇报。
  引入课题:三峡工程中也有我们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将要解决三峡工程中的问题。(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引入:这是我搜集到的有关三峡工程的一个信息。出示例1及条形图。学生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强调:弄清信息,就是要善于把题中的文字与图表信息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
  (2)分析信息,理解关键句。
  教师提问:这些信息中,你觉得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你对“第一期比第二期的水位低”怎样理解的?用分析分率句的方法说说它们的意思。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指导。
  汇报,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对“比第二期的水位低”的理解。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分析这句话,教师适时引导:“比第二期的水位低”,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占谁的?你能从条形统计图中指出提高的是哪一部分?
  (3)解决问题,交流方法。
展示。主要可能有这样两种方法:
  ①156-156×
  =156-21
  =135(米)
  ②156×(1-)
  =156×
  =135(米)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适当追问:为什么156×这里用乘法做?让学生明确求降低的水位是多少米就是求156米的是多少,用乘法算。
对第二种方法,重点问:这里的1-中,1指什么,指什么,1-=指什么?.
(4)比较小结
教师提问:比较不同的解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交流,根据交流强调:此题的分数表示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要弄清单位“1”的量和分率对应的量,以及所求的问题的关系。
  (5)学生独立解决“第三期的水位米数”问题,全班评价。教师追问:这里的单位“1”是什么,提高的是谁的,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提问。(略)
  小结:今天我们解决的是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生活中类似的问题非常多。
  2.即时练习。
  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三、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可以怎么解决?
四、同类拓展,应用提高
  平板上推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问题解决(一)
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
第一期水位多少米? 第三期水位多少米?
①156-156× 156×(1+)
 =156× =156×
 =135(米) =175(米)
②156×(1-)
 =156×
 =135(米)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