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8 06: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7-48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几个几,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准备
预习导航,课件,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创设游乐场动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个几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请小老师汇报预习收获老师根据学习的重难点在关键处切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和算式,发现每架小飞机(小火车)上的人数是相同的、算式中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通过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自主发现这里有()个()相加。
2、进一步认识几个几
设问:如果再增加一节车厢,是()个2相加?再增加一节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2相加”这规律,这样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几个几的概念。
3、引发认知冲突,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设疑:如果有20节车厢,怎么列式?如果有50节车厢,怎么列式?这个算式写起来感觉如何?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后,激疑:这么长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写法?从而引出课题。
4、疑难攻关、理解乘法的意义
设计小精灵疑难攻关游戏:2×7=14中2在加法算式中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加法算式中哪里能找到7?2×7又表示什么?
①小组讨论研究。
②汇报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师生共同总结:2表示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2有()个,2×7表示7个2相加。
③举一反三:7×2=14中的2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7×2又表示什么?
④小结:虽然这3个算式长的样子不一样,但是它们都表示7个2相加。
5、强化乘法意义的理解
把加法算式3+3+3+3+3=15改写成乘法算式,把前面的20个2相加、50个2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师生小结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
6、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
(2)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3)出示3+3+3+2=11这个加法算式
设疑: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师生小结:原来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就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梯度练习、拓展提升
以闯关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梯度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关我是学习小能手(做练习纸上的题目)
第二关:小法官。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5+5 = 5×5()
(2)9×4 = 9+9+9+7()
第三关 玩一玩
师生一起玩拍一拍、跺一跺、摆一摆的游戏。思考:一共有几个几?怎么列乘法算式?
(1)拍一拍 (2)跺一跺 (3)摆一摆
第四关找朋友游戏
(1)在找朋友游戏中复习本课中的知识。
(2)拓展:卡片“3+3+6”有朋友吗?你有办法帮它找到好朋友、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五、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5)个(3)相加 3+3+3+3+3=15 3×5=15 或 5×3=15
读作:2乘7等于14 读作:2乘7等于14
(7)个(2)相加 2+2+2+2+2+2+2=14 2×7=14 或 7 ×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