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石潭记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2 13:17:24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小石潭记
柳宗元
费县石井中学 惠景军
学习目 标
1、了解作者,落实字音。
2、落实部分实词意思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
3、了解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
4、反复阅读,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你还记得你学过的柳宗元的文章或诗歌吗?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读一读)
1、读的时候,拿着笔,在不认识的字词上做记号。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待交流时和同学们共享。
(二)读音检测(查一查)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 )清冽( )为坻( )为屿( )
为嵁( )佁然( )俶尔( )翕忽( )
差互( )寂寥( )悄怆(  )幽邃( )
(三)你的收获(填一填)
柳宗元 字 ,世称 , 唐代著名 、 ,“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 、 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合作交流
㈠ 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2、崔氏二小生 3、闻水声 4、不可久居 5、潭中鱼可百许头 6 不可久居
㈡ 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下见小潭。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 5、俶尔远逝。 6、潭西南而望。 7、斗折蛇行。 8、其岸势犬牙差互。 9、凄神寒骨。 10、如鸣佩环。 11、心乐之。 12、近岸。 13、隶而从者。
㈢一词多义
1、乐 (1)心乐之 (2)似与游者相乐
2、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不可久居
3、清 (1)水尤清冽 (2)以其境过清
4、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隶而从者
5、以 (1)以其境过清 (2)卷石底以出 (3) 全石以为底
6、而 (1)记之而去 (2)隶而从者 (3)潭西南而望
7、差 (1)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
8、见 (1)下见小潭 (2)明灭可见
9、游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同游者
10,环 (1)鸣佩环 (2)竹树环合
11 为(1) 全石以为底 (2)为岩
翻译 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拓展延伸
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小石潭的全貌。
2、写潭水和游鱼。
3、写小石潭的水源及岸势。
4、写对小石潭的总体印象和感受。
5、记下同游之人。
交流展示
思考下列问题,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②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③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的景物的?
④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种情感,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得出来?
⑤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文章先写“——”,后面又写“——”?
观鱼时—— (愉悦心情)
观鱼后—— (抑郁幽伤的心情)
巩固提高
根据你的背诵习惯,用最快的速度,试着背一背本文。
达标练习
一、默写。 1.青树翠蔓, , 。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 , , ; , ,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 , 。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1.隔篁竹,闻水声 2.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三、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句: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句: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
课下练笔
选择下列两个问题中的一个作答。 1.你喜欢《小石潭记》所描绘的景色么?说说你的理由。 2.你是否见过类似《小石潭记》所描绘的景色?不妨用100字左右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