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及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8+2=
7+9=
57+3=
38+4=
2.用竖式计算这道题:53+21=
3.你算得又对又快,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知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你能大声地告诉同学们听吗?(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引入新课
师: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要注意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还要注意从个位加起。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计算经验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学生齐读一遍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
2、弄懂图意。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瞧,小华和小明正在欣赏邮票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华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师:很好。你能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学生口述)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就是把他们两人的邮票数加起来。该怎样列式呢?
生:34
+
16。
3、你能通过摆小棒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能)
老师提出要求:在摆的时候,想想先摆几捆带几根,再摆几捆带几根,然后再想想该怎么合起来,最后得多少?摆好后与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教师巡视,及时指正)
4、学生汇报,集体讲评。
看看,哪组小朋友愿意把你们的摆法展示给大家看?(带上你们组的小棒,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摆的?)
生1:(边说边演示)我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
生1: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
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
师:你算的是对的。能把你摆出的小棒整理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小棒吗?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呢?看到前面,(幻灯)先摆34根小棒,再摆16根小棒,
4根小棒是——4个一,6根小棒是——6个一,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0个一,就是1个十,所以要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通过摆小棒,34+16等于多少?
5、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来算。(边问学生边演示拨珠。)师:先怎么拨?再怎么拨?加16就是十位上加
,个位上加
。
师:观察一下算珠,你有什么发现吗?得数的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这个数是多少?
(50)
师:
十位上明明只有4颗珠,得数怎么会是50?(个位上10颗珠表示10个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所以个位上满了十颗珠子怎么办呢?(拨去个位上的10颗珠,同时在十位添上一颗珠子)
师:通过拨算珠,34+16等于多少?
6、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
启发: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那么这道题用竖式应该怎么算呢?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试着列竖式算算。同时,老师想请一个同学上来算,谁来?(请你来)开始算了,可要写认真来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算好后结合学生板演的计算过程,组织讨论:你先算的是几加几,再算的是几加几?个位上4+6得10,这个“10”在竖式里该怎么写?
(同桌互相说说)
讨论后明确:在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先从哪一位加起?
生:(齐)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上4加6得10,这个“10”在竖式里该怎么写?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我们可以在十位右边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这样就提醒我们在加十位上的数时,把进上来的1也加上。(示范板书)
追问:此时,十位要把哪几个数相加?(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同学们真聪明,可是有一个叫小马虎的同学在计算时总是忘了家进上来的1,怎么办呢?于是他来找我,我告诉他:我们可以把进上来的1先加上,即进上来的1加3再加1,得5。这样,小马虎同学就记住了。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结合板书来说)
师:现在,你能看着竖式再说一说34+16的计算过程吗?(先从个位算起,个位上4加6得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再把十位上的几个数相加,3+1+1得5,所以34加16等于50。)
7、写单位,并要求学生作相应的口答。
请同学们把得数写在书本上。同学们,我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时,别忘了还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枚),还要进行相应的口答,我们一起来口答。(。。。。。。)
8、教学“试一试”
请小朋友自己用竖式计算
“试一试”这道题。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师:(请板演的小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先算个位上5加8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就在十位上写9。65加28得93。
师:他算得对吗?十位上是6加2得8,为什么还要再加1呢?
生:这个1是从个位进上来的,所以要加上。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完成课题的板书:进位),这样,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笔算我们都学习了,你能说说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先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记得做好进位符号。
说得真好!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记住计算方法,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唱出来。
五、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指名4人分别板演,其他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
完成后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及时追问第三和第四道算式:用竖式计算49+8时,为什么要把8和9对齐?用竖式计算9+61时,为什么要把9和1对齐?
两位数加一位数就是将个位上的数和一位数合起来,所以要对齐。
2.改错练习。
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当小老师,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在草稿纸上改正。
4
2
6
+3
8
+
4
7
7
8
6
3
学生完成后,指名回答说说错在哪,并把正确的板演出来。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一定要注意(齐读)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记得做好进位符号。
2.课后请同学们用1号本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十
个
3
4
+
11
6
5
0
6
5
+
21
8
9
3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