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传统服饰
白羊肚头巾
传统文化
剪纸
腰鼓
秦腔
黄土峁
黄土塬
黄土梁
地貌景观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反馈点评
微课完成情况
表扬:自测在90分以上的同学
13人
第10题
45.28%
第7题
56.60%
知识结构
独立思考1分钟
组内1分钟统一答案
3号将答案写在白板上
随机提问4号
自我检测(一):
1.下列省会城市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A.银川B.呼和浩特
C.西安D.郑州
2.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黄土地貌类型是(
)
A.黄土梁B.黄土塬
C.黄土峁D.黄土丘
3.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B油菜C甘蔗D小麦和杂粮
4.黄土高原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
)
A.亚热带B.暖温带
C.中温带D.寒温带
C
B
D
B
自我检测(一):
独立思考1分钟
组内1分钟统一答案
4号将答案写在白板上
随机提问3号
自我检测(二):
5.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地貌景观有: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黄土塬
黄土梁
自我检测(二):
黄土峁
地理环境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下列图片描述的民风民俗景观,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6.传统民居( )
7.传统服饰( )
8.传统文化( )
B
C
C
自我检测(二):
窑洞
安塞腰鼓
白羊肚头巾
独立思考2分钟
组内2分钟统一答案
2号将答案写在白板上
随机提问
对号入座(一):
(1)位置:
东起A
,西至B
,
南抵C
,北到D
。
对号入座(一):
太行山脉
乌鞘岭
秦岭
长城
独立思考2分钟
组内2分钟统一答案
3号将答案写在白板上
随机提问
对号入座(二):
对号入座(二):
(2)范围:对照左图,写出右图中黄土高原包括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
晋
陕或秦
宁
甘或陇
合作探究(一):
5分钟组内合作解答
2号将答案写在白板上
由各组1号抢答
范例:仔细观察第IV组实验:
实验IV:水土流失原因之土壤土质(IV组示意图)
观察两个水杯的水土情况,可以推知:
实验结论: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更严重。
推断现状: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水土流失严重。
???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四)环境问题:
合作探究(一):
实验一:水土流失原因之地形坡度(见第Ⅰ组示意图)
观察两个水杯的水土情况,可以推知:
1、实验结论:
。
2、推断现状:
。
3、绘制地表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示意图:
(1)根据范例,小组合作探究实验I至实验III的结论并推断现状:
1-4小组完成
合作探究(一):
实验二:水土流失原因之地表植被(见第II组示意图)
观察两个水杯的水土情况,可以推知:
1、实验结论:
。
2、推断现状:
。
3、绘制地表坡度与地表植被的关系示意图:
(1)根据范例,小组合作探究实验I至实验III的结论并推断现状:
5-8小组完成
合作探究(一):
实验三:水土流失原因之降水强度(见第III组示意图)
观察两个水杯的水土情况,可以推知:
1、实验结论:
。
2、推断现状:
。
3、绘制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示意图:
(1)根据范例,小组合作探究实验I至实验III的结论并推断现状:
9-12小组完成
合作探究(一):
实验一:水土流失原因之地形坡度(见第Ⅰ组示意图)
观察两个水杯的水土情况,可以推知:
1、实验结论:
。
2、推断现状:
。
3、绘制地表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示意图:
(1)根据范例,小组合作探究实验I至实验III的结论并推断现状:
地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合作探究(一):
实验二:水土流失原因之地表植被(见第II组示意图)
观察两个水杯的水土情况,可以推知:
1、实验结论:
。
2、推断现状:
。
3、绘制地表坡度与地表植被的关系示意图:
(1)根据范例,小组合作探究实验I至实验III的结论并推断现状:
植被覆盖率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
黄土高原植被稀疏,覆盖率小,水土流失严重。
合作探究(一):
实验三:水土流失原因之降水强度(见第III组示意图)
观察两个水杯的水土情况,可以推知:
1、实验结论:
。
2、推断现状:
。
3、绘制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示意图:
(1)根据范例,小组合作探究实验I至实验III的结论并推断现状:
降水强度越集中,水土流失越严重
。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2)分析每组示意图反映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完成下图的绘制:
(3)
你感悟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有哪些?
沟谷密度大,斜坡多;植被稀少;
夏季多暴雨;
土质疏松。
(四)环境问题: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陡坡毁林开垦
过度采矿
过度放牧
人为原因: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四)环境问题:
使地表更加疏松,植被更少,地表裸露
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6.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7.给黄河下游带来了什么问题?
1、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有哪些?
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
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
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耕地减少,村庄毁坏;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携带着泥沙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5.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2、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二):
5分钟组内合作释疑
1号将答案写在白板上
由各组2号抢答
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耕地减少,村庄毁坏
6.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7.给黄河下游带来了什么问题?
探究: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有哪些?
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
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
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
黄河携带着泥沙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5.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生态建设的成功案例:
(五)治理措施:
打坝
淤地
种田
打坝淤地——拦截表土,堆积田地;
林草护坡——减缓侵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五)治理措施:
思考: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①生物措施:
②工程措施: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植树造林种草
修建水库、修筑梯田、打坝淤地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减少载畜量
黄土高原上的梯田
黄土高原上的退耕还林
微课问题解决
B
B
治理后的黄土高原披上了绿装
过去的民居
旧式窑洞
新窑洞
高楼房
现代民居
马车
过去的交通方式
驴车
汽车
现代交通
火车
小麦
传统饮食
高粱
谷子
主食
传统饮食
佐食:辣椒、咸菜、醋
现代饮食
鱼肉蔬菜四季不断
现代饮食
山西刀削面
陕西羊肉泡馍
山西焖面
陕西岐山臊子面
兰州拉面
陕西裤带面
传统农业
半农半牧
现代农业
特色农业
现代工业
能源基地
(六)生产生活:
梳理总结:
地形:破碎坡度大
土壤:疏松多裂隙
自然原因
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率低
工程措施
人为原因
整治措施
气候:夏季多暴雨
生物措施
修建水库
修筑梯田
打坝淤地
植树造林种草
一、黄土塬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如图为某黄土塬
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对塬的顶面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坦开阔
B.崎岖不平
C.高耸陡峭
D.中间低四周高
2.本着保持水土,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修建梯田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
拓展提升:
A
B
二、读黄土高原范围和位置示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太行山两侧的地形区
是:
,
。
2、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区
是:
,简称是
。
3、形成华北平原的主要动力
是:
。“地上河”形成于黄河的
游。
4、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5、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
拓展提升: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山西省
晋
黄河
下
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
三.读“黄土高原地区丘陵利用
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造成本区水土流失
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由图可知,水土流失带来的
危害有哪些?
(3)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中,
除图中表示的修造
外,另一重要的生物措施是 。
拓展提升:
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面坡度大、植被覆盖少
耕地减少、水土淤积、村舍迁移
梯田
植树造林种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