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地理商务星球版第六章单元复习与测试(二)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紧张
B.能源不够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多高原山地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
( )
A.改良土壤
B.打深水井
C.修建水库
D.发展节水农业
3.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等
C.华北平原农作物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水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读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4.阴影部分中,A省区的名称、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河南省、豫
B.河北省、晋
C.湖北省、冀
D.河南省、冀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缓解下列哪个用水紧张区域(
)
A.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2019
年“两会”
期间,
有代表建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并充分发挥大连?青岛等沿海核心城市作用,
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下图是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7.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
A.位于北方地区
B.海岸线较平直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涵盖东部沿海各大城市
8.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①辽东半岛拥有沿海核心城市青岛
②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
③山东半岛矿产资源丰富
④大湾区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
年4
月10
日0
时起,
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
北京南至青岛北一站直达复兴号动车开通,
青岛进入北京3
小时交通圈?青岛进入北京3
小时交通圈,
将
A.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B.更好地开发利用沿线矿产资源
C.促进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
D.利于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每年春季,图中的四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已成为这些地区工农业生产较为突出的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旱情发生地,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秦岭-淮河-线大体是我国的(
)
A.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12.为缓解本地区的用水紧张,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抽取地下水工程
B.海水淡化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污水处理工程
13.下列关于图上四省市工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热充足,农作物一年三熟
B.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C.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玉米等
D.内河航运发达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读“环渤海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环渤海地区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B.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C.环渤海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D.环渤海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15.通过看山东省示意图,下列关于山东省地形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
B.地形类型单一
C.平原面积广大
D.山区面积广大
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我国南方地区在图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照片甲(水乡)、乙(旱作农业)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②
19.导致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土壤
20.关于③④地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e.秦岭-淮河线
A.abc
B.bcd
C.abe
D.bce
21.下列地理环境的特点,属于③地区的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耕地以水田为主
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
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以高寒作为其最显著区域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够代表②地区的是(
)
A.
B.
C.
D.
2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5.以下对应①区域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图。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海
B
铁路
C
山脉
(2)图示区域内有我国最大的
盐场,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适合盐业生产的条件。
(3)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该地发展经济的优势能源有哪些?制约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利自然因素是什么?
(4)该地区有以北京
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分析其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环渤海经济圈包括以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1)在左图中相应位置填出河北省的简称;填出A国和B地区的名称。
(2)对比两经济圈发展农业差异。
(3)根据右图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4)说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工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及解决的工程措施。
(5)请说出两条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方向。
28.下图是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①名称是_______,其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
(2)山脉②名称是_______,山脉③名称是_______。
(3)河流④名称是_______,注入我国的_______(海洋名称)。
(4)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玉米和谷子等。
(5)区域内的_______高原、_______平原常被称为“黄土地”。
(6)⑤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
29.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__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__,到达____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__为主食;线路②经过了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高原。
(3)A所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发展企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B4.D5.B6.D7.A8.C9.C10.A11.A12.C13.B14.C15.C16.C
17.D18.C19.B20.D21.B22.B23.C24.A25.C
26.(1)渤
京哈
太行山
(2)长芦
原因:有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滩涂广阔平坦);晴天多,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旺盛。
(3)石油、煤炭
水资源缺乏
(4)中关村
靠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众多。
27.(1)找出,标注即可
(2)
(3)优势条件:
临渤海,铁路密集,海陆交通便利;
煤、铁、石油、海盐等自然资源丰富;
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科技力量雄厚;
(4)水资源短缺
南水北调工程
(5)扩大对外开放,开拓朝鲜、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国未来的硅谷)加快高耗能、高污染工业改造,改善生态环境。
28.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太行山
秦岭
黄河
渤海
温带季风气候
小麦
黄土
华北
秦或陕
西安
29.东北平原
太行山脉
陕西
面食
华北
黄土
水资源短缺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跨流域调水等(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