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5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9 09: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欧姆定律
一、单选题
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其中滑动变阻器R′在这个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保护电阻R
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当改变电阻R时,调节R′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D.?当改变电阻R时,调节R′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2.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S、断开S1 , 测得I甲:I乙=1:2。若拆去电流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S1 , 此时U甲:U乙是(??? )

A.?1:1???????????????????????????????????????B.?1:2????????????????????????????????????????C.?2:1???????????????????????????????????????D.?3:2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滑片向右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比值不变?????B.?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示数为3V
C.?电压表示数从0V开始增大???????????????????????????????????????????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
4.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不变)(??? )
??
A.?A示数变大???????????????????????B.?A1示数变小???????????????????????C.?A1示数变大???????????????????????D.?A示数变小
5.如图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据图判断( ???)。

A.?R甲R乙????????????????????????????D.?无法确定
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在实验过程中, 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欧的R1更换为15欧的R2后,闭合开关,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读取电流表的数据??????????B.?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C.?增加电池的节数??????????D.?调节变阻器滑片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8.如图,定值电阻的阻值是4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0Ω.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8V;当滑片从中点向b端移动距离s后,电压表示数变为6V;当滑片从中点向a端移动距离s后,电压表示数为(?? )
A.?4V???????????????????????????????????????B.?6V???????????????????????????????????????C.?10V???????????????????????????????????????D.?12V
9.某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想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电源电压未知,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均已知。如图所示电路中,可以测出Rx阻值的是(?? )
A.???????????????B.???????????????C.???????????????D.?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中的电阻为R,电流表的示数为I;若要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 14 I,则要在电路中(?? )
A.?串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B.?串联一个阻值为 13 R的电阻
C.?并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D.?并联一个阻值为 13 R的电阻
1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如果被测电阻大约为80Ω,选用的电源电压为1.5V,选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对于电流表和电源电压的选择,正确的是(?? )
A.?电源选择错误,会烧坏电流表
B.?电流表量程不合适,电流表无示数
C.?电源选择不当,电路中电流过小,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读数误差大
D.?电流表量程选择错误,读数误差较大
12.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 UI ,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
13.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上加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14.如图所示电路来研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其中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保护电阻R
B.?改变流过R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C.?当改换电阻R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保持不变
D.?当改换电阻R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保持不变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16.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为(???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实验中该同学填写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U/V
1.0
2.0
3.0
4.0
5.0
I/A
0.10
0.21
0.30
0.40
0.49
①序号“1”的实验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
②序号“4”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的阻值之比为1:2
③序号“2”和“5”的实验数据表明待测电阻Rx不是定值电阻
④仅用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就能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如图所示是已连接的一部分电路图,R1为5Ω,R2为20Ω,表中的结果与ab间、ac间、bc间的连接情况相符合的是(??? )

选项
ab间连接
ac间连接
bc间连接
结果
A
2V的电源
不接
一只电流表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B
不接
一根导线
2V的电源
电流表的示数为0.08A
C
不接
2V的电源
不接
R2两端的电压为1.6V
D
2V的电源
不接
一只电压表
电压表示数为2V
A.?A???????????????????????????????????????????B.?B???????????????????????????????????????????C.?C???????????????????????????????????????????D.?D
二、多选题
19.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A.????????????????B.????????????????C.????????????????D.?
三、填空题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________,电流表示数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21.在中学生创新大赛中,某初中参赛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如图甲),迎风板与压敏电阻Rx连接,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压敏电阻的阻值随风力变化而变化,其阻值Rx与风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5V,定值电阻R=3Ω。
(1)闭合开关后,风力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求无风时,压敏电阻Rx两端的电压。
(3)如果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求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
五、实验探究题
2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连接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备有5Ω、10Ω、20Ω、40Ω各一个。
(1)实验小组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实物电路如图乙,其中存在连线错误,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了,请你把接错的那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电路改正后,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
(3)实验小组依次换用5Ω、10Ω、20Ω、40Ω的电阻测得数据,绘出电流I与电阻倒数R(1)关系的图像,如图丙,由此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择? ????(填选项)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Ω? 1.0A
B.100Ω? 1.2A
C.200Ω? 0.6A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分析:根据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要改变电阻而控制电阻的电压相等。当换用不同的电阻后,它两端的电压会发生改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而使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 B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闭合开关S、断开S1 , 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R1的电流,乙测R2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得到:R1R2=I乙I甲=21;
闭合开关S、S1 , 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R2的电压,乙测R1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U甲U乙=R2R1=12。
故选B。
3. A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1的电压。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那么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U1=I1R1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D错误;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等于电阻R1 , 因此它们的比值保持不变,故A正确;
当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根据U总=U1+U2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肯定小于3V,故B错误;
电压表的示数是逐渐减小的,而不是增大的,故C错误。
故选A。
4. A
分析:根据图片弄清开关S2闭合前后电阻串并联关系的变化,弄清各个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值,最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它们的变化即可。
解答:只闭合开关S和S1时,电路里只有电阻R1 , 电流表A1与A都测量通过R1的电流I1;
再闭合开关S2时,电阻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电阻R1的电流I1 , 电流表A2测电阻R2的电流I2 , 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流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而A1的示数不变。
故选A。
5. A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R=UI可知,当电压相等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如下图所示,当电压相同时,通过它们的电流:I甲>I乙;

那么R甲 故选A。
6. D
分析: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然后与原来的示数相比,分析要恢复原来的示数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接下来根据U总=U1+U2分析变阻器的电压变化,最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即可。
解答: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欧的R1更换为15欧的R2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要保持原来的示数不变,那么电压表的示数就要减小。根据U总=U1+U2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就要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变阻器的阻值要变大,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 D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然后根据“总电压不变”分析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最后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变阻器R变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V2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阻值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由于总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
8. D
分析:①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计算出滑片P在中点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U总=U1+U2计算出电源电压。
②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再次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变阻器的电阻,然后与滑片在中点时的电阻比较,计算出移动s后电阻的变化值△R2。由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滑片从中点向a端移动时,变阻器电阻的减少值也应该是△R2 , 最后再次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电压表的示数即可。
解答:①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变阻器的阻值为5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得到:8VU2=4Ω5Ω;
解得:U2=10V;
那么电源电压U总=U1+U2=8V+10V=18V;
②当滑片从中点向b端移动距离s后,电压表示数变为6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得到:6V18V-6V=4ΩR2';
解得:R2'=8Ω;
那么变阻器的滑片移动s后电阻的增大值为:△R2=8Ω-5Ω=3Ω;
③当滑片从中点向a端移动距离s后,变阻器的阻值会减小3Ω,
那么此时变阻器的阻值为:R2''=5Ω-3Ω=2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到:18V-U1U1=2Ω4Ω;
解得:U1=12V。
故选D。
9. C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U1U2=R1R2 , 因此:在一个电阻已知,两个电压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第二个电阻的阻值,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当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当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变阻器的电压U',因此无法测出二者串联时Rx两端的电压,因此无法测出它的阻值,故A不合题意;
B.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无论变阻器的滑片在什么位置,它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而无法测得Rx与R
'两端的电压,即无法计算Rx的值,故B不合题意;
C.当开关S和S1都闭合时,Rx被短路,只有R0 , 记下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 , 那么电源电压U总=U0=I0R0;当S闭合,S1断开时,二者串联,记下这时的电流为I总 , 那么Rx的阻值为:U0I0I总-R0 , 故C符合题意;
D.无论开关S1是否闭合,电压表始终测的是Rx的电压,无法测出R0的电压,因此无法计算出Rx的阻值,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
10. A
分析:首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阻,然后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I=UR可知,当电压相等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RR总=14II;
解得:R总=4R;
串联电路,电阻越串越大;并联电路,电阻越并越小;
因此需要串联一个电阻;
那么需要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R总-R=4R-R=3R。
故选A。
11. C
分析:当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时,电路里只有待测电阻,根据I=UR计算出最大电流,然后与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电路的最大电流为:I=UR=1.5V80Ω=0.019A;
而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时,分度值为0.02A;
此时的电流比分度值还要小,因此指针几乎不动,测量出的误差也会很大。
则电源电压太小。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 D
分析:根据电阻的特性和欧姆定律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它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B、C错误;
同一导体,它的电阻不变,即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当电阻不变时,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会增大几倍,故D正确。
故选D。
13. D
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通过导体乙的电流;
(2)首先根据图像确定电压为3V时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甲+I乙计算通过干路的电流;
(3)根据甲的电流与电压的图像形状分析二者的关系;
(4)根据公式R=UI计算出二者的电阻,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当乙的电压为1V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当甲的电压为3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6A;当乙的电压为3V时,通过乙的电流为0.3A,那么通过干路的电流为:I总=I甲+I乙=0.6A+0.3A=0.9A,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甲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因此二者成正比,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的电阻R甲=U甲I甲=3V0.6A=5Ω;
乙的电阻R乙=U乙I乙=3V0.2A=15Ω;
因此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 C
分析:根据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实验设计思路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它两端的电压相等而改变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因此只要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能改变电压表的示数,让其保持一致,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 A
分析:①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因此总电压肯定大于任何一处的电压;
②根据公式I=UR可知,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据此判断电表的示数变化。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断开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当开关闭合时,电阻R1和电流表被短路,那么电压表也同时被短路,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示数为零,此时只有电阻R2;
前后比较可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了,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
16. B
分析:(1)根据公式I=UR可知,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3)首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最好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判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解答:当开关S闭合后,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那么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由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 A
分析:(1)根据序号“1”中的数据计算出变阻器的阻值,然后与已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比较即可;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利用序号“4”中数据计算即可;
(3)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数据会在准确值的附近浮动,这是测量误差;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确定实验器材即可。
解答:①根据序号“1”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变=U总-U=6V-1V=5V;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R变=U变I=5V0.1A=50Ω>20Ω;
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大于题目中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因此不是本实验测量得到的,故①正确;
②在序号“4”中,电压表的示数为4V,那么变阻器的电压为:U变=U总-U=6V-4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到:UU变=RR变 , 即4V2V=RR变=21 , 故②正确;
③序号“2”和“5”中数据计算出电阻虽然不等,但是都在准确值附近,属于测量误差,故③错误;
④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电压相等,而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而题目中只有一个电阻,故④错误。
故选A。
18. C
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A.当ab之间接2V的电源时,bc之间只有一个电流表,如下图所示,此时电阻R1被短路,只有电阻R2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U1R1=2V20Ω=0.1A , 故A错误;

B.当ac之间只接一根导线,bc之间接2V电源时,如下图所示: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即I总=I1+I2=UR1+UR2=2V5Ω+2V20Ω=0.5A , 故B错误;

C.ac之间接2V的电源时,如下图所示:两个电阻串联,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总=U总R1+R2=2V20Ω+5Ω=225A;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2=I2R2=225Ω×20Ω=1.6V , 故C正确;

D.ab之间接2V电源,bc之间接一只电压表时,如下图所示:此时只有电阻R1在工作,它两端的电压为2V;由于电压表只与电流表并联,所以它的示数几乎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19. A,B,D
解答:解:A、开关S闭合时,R0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求出R0两端的电压,根据I=UR求出通过R0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Rx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Ix=I0 , 根据Rx=UXIX?可求出Rx电阻,故A正确;
B、由电路图可知,当S断开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R0、Rx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通过R0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求通过Rx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x阻值,故B正确;
C、开关S闭合时,Rx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无法得到电路中电流,不能计算出Rx的值.故C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Rx阻值,故D正确.
故选ABD
分析: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直接或间接测量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得Rx电阻
三、填空题
20. 变小;变小;不变
分析:首先根据电路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确定电表所测的物理量,最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对电表的示数变化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的电压。
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变+R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不变,通过它的电流变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R的电流,根据公式R=UI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不变。
?
四、解答题
21. (1)增大
(2)解:无风时,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Rx=7Ω
I= U总R总 = U总R+Rx = 6V3Ω+7Ω =0.5A
Ux=IRx=0.5A×7Ω=3.5V
答:无风时,压敏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3.5V。
(3)解: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小,风力最大
此时电流I’= UR = 3V3Ω =1A
Rx’= UxI' = U总-UI' = 5V-3V1A =2Ω
由图乙可知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为500N。
分析:(1)根据甲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压敏电阻Rx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的电压。首先根据乙图确定风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分析Rx的电压变化,最后根据U=U总-Ux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2)无风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零,根据乙图确定此时Rx的阻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 I=U总R总=U总R+Rx 计算出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后根据Ux=IRx计算出Rx两端的电压。
(3)首先根据? I'=UR 计算出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再根据Ux'=U总-U计算出此时Rx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 ?Rx'=UxI' 出Rx的阻值,根据乙图确定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
解答:(1)闭合开关后,风力增加时,根据乙图可知,压敏电阻Rx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Rx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U=U总-Ux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五、实验探究题
22. (1)
(2)右
(3)反比
(4)B
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
(3)首先计算出R的值,然后与对应的电流相乘,如果乘积一定,那么二者成反比关系;
(4)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当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大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也最大。首先根据U变=U总-U计算出变阻器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出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并联外,其他的元件都是串联。根据乙图可知,只需将定值电阻与变阻器相连的导线从变阻器端拆下,然后改接在电压表的“-”接线柱上即可,如下图所示:

(2)根据乙图可知,当滑片在最右端时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因此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右端。
(3)根据丙图可知,当1R=0.05Ω-1时,R=20Ω,此时电流为0.1A;当1R=0.1Ω-1时,R=10Ω,此时电流为0.2A;当1R=0.2Ω-1时,R=5Ω,此时电流为0.4A;
分析可知,对应电阻和电流的乘积都等于2,因此得到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变阻器的电压U变=U总-U=6V-2V=4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到:UU变=RR变;
2V4V=40ΩR变;
解得:R变=80Ω。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