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和小鼓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能够用活泼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二部合唱中学会合作。
2.能积极参与音乐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通过中国鼓的介绍,引入歌曲课题教学,并通过观察谱例,师生接唱,听唱,完成歌曲学唱。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打击乐伴奏和综合性艺术表演和二声部加入完美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鼓属于民族打击乐。知道《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
2.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在歌曲中体会高低运用的乐趣
3.能用自然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4.能用中国鼓为歌曲伴奏,并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5.能加入简单二声部,进行合唱。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能用活泼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加入,加入打击乐和动作的配合。
三、教学准备
(1)使用自制ppt课件,
A 歌曲谱例:教师通过网络,或者用手机拍摄图片,用ppt插入图片,做成ppt。自制谱例,照片插入ppt。
B F调音频伴奏:教师用演示文稿插入音频,便于学生聆听范唱和伴奏音乐。
C 中国鼓:用大鼓和小堂鼓,在歌曲中加入演奏,丰富提升歌曲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
听唱法,游戏法,表演,模仿,演奏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基本训练
(二)导入课题
1.认识鼓
问题:你还知道哪些鼓?
2.感知体验鼓声音的高低
活动一:老师敲击
问题:声音有何不同?
活动二:学生用恰当的词模拟鼓声的不同
活动三、游戏 听老师指令学生敲击鼓,剩下同学用音乐凳模仿鼓声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中国鼓,知道是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一种,继而通过对鼓的体验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体会在歌曲中的情趣。并通过游戏熟悉歌词,感知节奏,在肢体动作和模仿鼓声的乐趣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三)学习新歌《大鼓和小鼓》
1.聆听歌曲
第一遍:仔细聆听哪里出现了鼓的声音?
第二遍: 请你小声跟唱,模唱鼓声。
2.听琴小声跟唱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聆听歌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感受歌曲的活泼情绪,体验歌曲的乐趣。)
2.旋律接龙游戏
活动一、老师弹琴,师生按照颜色区分互动演唱。
活动二、师弹琴换角色演唱。
活动三、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
活动四、师按照力度表现范唱歌曲,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大鼓小鼓。
活动五、学生按照力度听琴齐唱,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大鼓小鼓。
(四)反馈:
1.学生听伴奏慢速的唱(注:有鼓得敲鼓,没有鼓得同学敲击音乐凳)
2.学生听伴奏中速演唱
3.分男生女生唱两遍,加入乐器伴奏。
(五)拓展
1.二声部加入
活动一:演唱第二声部谱例。
问:唱了几个?都是相同的吗?你来唱一唱。
活动二:和学生分句合作。
活动三:部分学生看老师指挥合作完成
活动四:加入打击乐鼓演唱
(设计意图:为了解决时间矛盾,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演唱能力,加入简单的二声部,使学生尝试二声部带来的丰富性。并且加强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受二声部带来的快乐。)
2.文化拓展
①鼓在京剧中的作用
欣赏《智取威虎山》片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前奏
急促、兴奋
②鼓在音乐中的作用
欣赏《丰收锣鼓》前奏。喜庆、热闹,鼓声激扬
③鼓在舞蹈中的作用
欣赏《长鼓舞》。蹈具、舞姿美
(七)总结
板书设计
大鼓和小鼓
1146175128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