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谁在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谁在叫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8 09: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谁在叫》
——小学一年级唱歌课教学详案
顺义区赵全营中心小学 唐碧聪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谁在叫
学科 音乐 学 段 低 年级 一
相关内容 核心内容:歌曲《谁在叫》的演唱
相关内容:歌曲《谁在叫》的歌词创编以及表演唱
是否已实施 是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作品分析
1.总体介绍
《谁在叫》这首歌由王小玲作词、许敏男作曲,这首歌曲优美欢快,通过描述几种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描绘了小动物之间的关系,极富童趣。歌词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旨在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告诉学生要细心观察事物。
2.具体说明
歌曲为四二拍,七声宫调式,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二段体结构。
单二部曲式
6 + 6 4 + 4 + 4 + 6
第一乐段为方整型乐段,为6小节+6小节。两个乐句节奏完全重复,旋律同头变尾,属主呼应。该段旋律以级进为主,旋律流畅上口,情绪活泼跳跃。除了结尾句,旋律皆为上行线条,呈现出一种充满童趣的问答式的音乐效果。
第二乐段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四小节,最后一乐句六小节。每两句为一组,三、四乐句为完全重复,五、六乐句由三、四乐句下三度自由模进而来,五、六句为变化重复。在该段中,由于每乐句第一小节四分附点节奏的引入,音乐情绪也从跳跃感十足加入了抒情的情绪。旋律也由第一乐段的直线上行,转为第二乐段从下行级进再回升,形成了情绪的起伏。结合节奏疏密的变化,形成了音乐快与慢、抒情与活泼的情绪对比。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参与本课的聆听、歌唱活动,并能学会歌曲《谁在叫》,模仿小动物的姿态进行表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从音阶模唱、音组排列到完整聆听并尝试演唱”的歌曲学唱过程,继续练习用轻声高位置及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随伴奏较准确地演唱歌曲《谁在叫》,并能在歌唱中有意识地表现欢快、愉悦的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模仿小动物姿态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乐句重复特点,并准确演唱。
2.指导学生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活动1.1——模唱音列
教师在ppt上出示 do到la,使用柯达伊手势进行模唱。
使用柯达伊手势模唱
(二)学唱歌曲
活动2.1——学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柯尔文手势,分辨音组的音名,并进行模唱。
出示五线谱,使用手指五线谱模唱该音组
出示乐谱,朗读节奏,并演唱。
音组接唱。
教师指定小组演唱红色方框的音组,教师补充其他部分。
请学生担任“小指挥”,进行接唱。
加词演唱第一段
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学生猜测小动物叫声,演唱一次。
出示乐谱,生演唱方框部分,再次演唱
完整演唱
个别展示
活动2.2——学唱歌曲第二段
教师示范歌曲第二段,引导学生聆听歌词。
出示小动物图片,通过图片联想学记歌词。
歌词接唱。学生演唱方框部分,其余部分教师演唱。
[预设难点]粉色方框部分,跟琴演唱,并且分辨乐句结构,判断出前半句两两相同的乐句关系,从而掌握乐曲结构,并接龙演唱。
运用动作联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第二段。
活动2.3——演唱全曲
复习歌曲第一段
复习歌曲第二段
引领学生猜出歌曲名称《谁在叫》,并采用多种形式演唱(小组、个人、接龙等)。
拓展提升
复习学过的小动物歌曲,《动物唱歌》,《鹅》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都扮演了各种小动物,那我们喜欢自己扮演的小动物么?希望大家以后如果遇到了它们,可以热爱并且保护这些小动物。那么,同学们,请让我们跟着音乐离开教室。下周,音乐教室还会带你们去其它好玩的地方,同学们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