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导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芣苢》导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8 06: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6.《芣苢》
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背景介绍
《诗经》全集三百余篇,虽篇篇皆为奇葩之作,却不是每篇都深入人心。唯《芣苢》最搏人喜爱,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十五国风中的经典篇章。《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芣苢”即车前子,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妇女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芣苢》中采用叙述平凡的事物,以表达情感寄意的方式为主,通篇无一“乐”字,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
二、文体介绍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缩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三、资料链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第二首诗的韵脚。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答案: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比喻。“兴”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芣苢》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赋
任务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一)《芣苢》
1.《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2.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没有直接写采芣苢的人,但读来却让人眼前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她们于平原旷野、你追我赶、群歌互答的欢快劳动的场景。几个动词,把她们欢快的心情、收获的喜悦伴着音乐节奏传达了出来。
学习任务二:情景与任务
你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1)“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成语: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
(2)“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
(2)孔武有力;非常勇猛有力。
(3)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其身份。
诗句:“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
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通过这次阅读《诗经》的活动,你感受到这部诗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馈检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多博村酤劳苦辛
博:求取
D.赋诗怜汝足精神
赋:吟诵
答案:D
解析:“赋诗”意为作诗。
2.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欲收/新麦/继/陈谷
C.三夜/阴霪/败/场圃
D.多博/村酤/劳苦/辛
答案:D
解析:正确断句为:多博/村酤/劳/苦辛。
3.下列加点的词语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三夜阴霪败场圃
B.一竿晴日舞比邻
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答案:A
解析:“败”为使动用法,其余三项均无活用现象。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东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C.“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D.苏辙,字子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之兄。苏轼,字子瞻。他们的父亲是苏洵。
答案:C
解析:A项“东周”应为“西周”。B项“六艺”应为“六义”。D项“之兄”应为“之弟”。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衿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在城阙⑤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选自《诗经·郑风》)
注: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②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④挑(ti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B.“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比喻修辞,其含意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C.全诗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D.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答案:B
解析:“运用了比喻修辞”错,应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2.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特点:前两章句型重复,字面大体相同,只是在关键处变换了几个词语——“子衿”和“子佩”,“我心”和“我思”,“不嗣音”和“不来”。
(2)作用:①内容上,“我心”和“我思”的变换显示了女主人公思念情感的不断深入,“不嗣音”和“不来”的变换写出了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踪影。②情感上,女主人公反复咏唱,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之假设与“子宁”之反问对举,情感在回旋中渐次加强,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③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体味吟诵
1.我们刚才诵读了这首诗,但是古人却不这么读诗,他们是吟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下面我们小声跟着吟。
3.放出声音一起吟.
4.这种诵读方法叫吟诵,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早先的文人学子读诗读文就是这样吟的,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呢!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在吟诵这首诗的时候,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6.这就是吟诵的特点,能充分表现出诗句的内涵美和音律美,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句。
7.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吟诵,一边想象这幅采摘芣苢的画面。
8.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呢?
9.难怪元代学者吴师道这样评价道——,清代学者方玉润也这样写道——
10.引读——你看,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女子,行走在田野,看到漫山遍野的芣苢,情不自禁吟起来:正在采摘的女子采得更欢快了,手上也更加忙碌了,她们也和道——
手上的芣苢越采越多,她们把芣苢装进了衣襟,把喜悦融进了诗里——
11.多么美丽的劳动画面,让我们放下课文,站起来,一起加入她们的行列,边吟边做动作——(背诵)越采越多了!越采越忙了!越采越欢了!
二、感悟形式
1.感谢诗经,感谢芣苢,让我们有了如此尽兴的体验。今天学的诗句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2.诗经里面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结合本诗句谈谈重章叠句的理解。你觉得这样的写法有什么特色吗?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3.全诗几个词语有细微的变化?这六个字是随便用的,还是作者有用心的?可以调换顺序吗?同桌讨论讨论。
4.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作者却很有用心,写出了芣苢越采越多,姑娘越采越欢满载而归的过程。让我们读起来是越读越有味道。
三、拓展升华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是这样一边采着野菜,一边唱着歌谣,是多么快乐,多么自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快乐也无处不在。你们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在干什么?
1.活动还有许许多多,让我们说说我们自己的活动情景!(出示填空)
你用了一个动词。有谁能用两个?
2.合作效益会更大哦!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成果大?吟诵作品。
同学们,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古人的吟诵可以说是打开中华文学宝库的一把金钥匙。课前欣赏的就是诗经的吟诵。网上还有很多吟诵知识和吟诵的篇目,都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听一听!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芣苢》审美解读
《芣苢》在《诗经》中,因其独特的朴素美和韵律美而受到研究者的好评。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段鉴赏十分准确的道出了《芣苢》的意境美,深得此诗个中三味。为了让读者对这首诗有更明晰的了解,笔者试图对它从自然美、艺术美和审美生成的流程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解读。
一、自然美
??人们对自然美通常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认为自然美就是自然界本身展现出来的美;就像张玉能先生所说的:“自然美指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来的美”[1]。二是人们对艺术作品中接近自然的形象的感受,称之为自然美。这个自然美也就是达·芬奇所说的“第二自然”,用毛泽东的话说,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
??其实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时,是无法将上面两个层次截然分开的,因为:作品中的自然首先必须源于自然,但同时,它又不能等同于客观自然。就以《芣苢》为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扬之水说:“钟惺所谓”此篇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斯得之矣”,是抉得此诗之神。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诗原本可以歌唱,那么《芣苢》若配了乐,调子一定是匀净、舒展、清澈、明亮的。如今只剩了歌辞,而依然没有失掉乐的韵致。”[2]
??所谓“作者不添一事”,其实就是说此篇的自然。也就是说,作者直接从客观世界中取材,不添加任何自己的个人素材进诗。使读者读来,自然而然,毫不感觉有任何添加成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方玉润有“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美妙感觉。当然,如此简洁的诗歌,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绝不仅仅是因为“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的纯粹客观世界的自然美。而是因为诗里面非常巧妙地隐含了创作者的“情”。
??二、艺术美
??张玉能先生说:“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的产物。”[3]
??由此可见,只要是艺术作品,它所展现出来的美,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创作者的烙印。因此,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我们只能说它是接近自然但又不同于自然的美。说它接近自然,是指它的美里含有自然的因素或者规律,让人感到亲切。但是,因为它是作者的创造物,所以,它必然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只不过这种色彩往往隐含在作品的深层次中,需要人们意会而无法直接观感。
??方玉润所说的:“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扬之水说的:“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就是因为他们在咏叹之中感受到了诗中的内蕴。咀嚼到了诗中精华。
??这种艺术中的自然美,很多人可能因为文字障碍的缘故,无法完全理解,笔者将它用比较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大家就不难领会了:
??采呀采呀采芣苢,
??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掖起衣襟兜回来。
??如此一来,诗中那明快的节奏和欢乐的气氛就从简洁的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方玉润为什么会“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了。那为什么如此简洁的诗句会给我们如此大的审美冲击呢?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得从审美生成的角度来谈一谈了。
??三、审美生成
??审美生成是审美主体和客体在审美活动中交互影响、促进而生成的。对于艺术品来说,它作为对象,唤起审美主体内心对美的欣喜、玩味、升华。审美主体则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客体的感受、玩味,完成对客体的再次塑造,展现作品的特定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审美活动。这里面既包含价值判断,也隐含情感交流。
??首先来看价值判断: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判断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其他社会活动中主要以生产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等为批判标准。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却是以生命及其源动力为核心标准的。所以,康德说抄袭的作品和矫揉造作的作品都不能叫做艺术品,原因是这两者缺少了艺术品必须的东西——灵魂。[4]所以,艺术品能否在审美活动中打动读者,完成审美,主要就看其本身是否具有于读者交流的内在生命活力。
??《芣苢》能以其简单的形式打动读者,就是因为它包含有浓烈的内在生命动力,有对生命的不加修饰的呼唤。闻一多在他的《诗经研究》中经过大量详实的材料证明韩诗、毛诗等对《芣苢》的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各家所说诗中本事,或伤无子,或乐有子,或矢忠而不去,或求去而不得(韩说‘求已不得’已犹去也),其详虽不可考,其皆缘芣苢宜子以立说,则不误。”也就是说,不管是乐有子还是伤无子,《芣苢》所展现的其实都是人们对芣苢有助于生育这一功能的礼赞。而且,从诗歌中不难看出,就算是伤无子,其真正内涵并不伤,而是满怀憧憬的对芣苢宜子功能的期盼,期盼之中含有抑制不住的喜悦。正是这种对生命力的质朴礼赞,使我们在诵读此诗的时候也受其感染而油然升起对生命喜悦的同乐感受。
??再看情感交流:艺术品一经生成,就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呼唤读者对其内涵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在西方现代文论中叫“召唤”与“填空”。通过填空,读者还原作品本意的同时,将自己的经历、情感、审美理想等等融入到作品之中,和作品的内在情感交互影响,交互作用,共同完成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意境,不再是作品中的意境,它是读者在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感等因素生成的全新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恩格斯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芣苢》中的情感是在悠闲中展现出难以抑制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大喊大叫,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咏唱的节奏自然而然的流露。在自然的流露中,让读者顿生愉悦之情,不期而遇地将自己对田野风光和生命动力有机结合。感叹春光无限,活力四射的美。所以,扬之水在他的《诗经别裁》中说:“《诗》言‘采’者不一,“采”的后面,通常总有事、有情,如《唐风》之《采苓》,如《小雅》之《采菽》《采薇》《采绿》。唯独《芣苢》,“采”的本身,就是故事,也就是诗的全部。这里边没有个人的事件,如心绪,如遭遇,却是于寻常事物、寻常动作中写出一种境界,而予人一种平静阔远的感觉。”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重温《诗经》:斯人如画,婉兮清扬?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在春天的气息里,慢慢行,细细品,深深悟,浅浅笑。
将一切交付给自然,倾听天地元声,回到人类童年的情感世界,走进《诗经》……
世界上最美的书
在2010年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诗经》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不愧是我们的国学瑰宝。
《诗经》,这部记载着周朝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多年的诗歌总集,满载着古朴的意蕴,宛若清扬。像纯净的和风拂过心灵,送来了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清澈心田。
她是美丽画图中最准确的注脚:凉夜、桑园、纤草、幽虫……清纯简约,物我两忘。
她是一曲曲流淌在人们心底温暖的歌:随心、随意、随着自然的节拍,含笑春风。
一花一世界
卷耳(周南)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这是一首女子怀念征夫的诗。第一章写思妇,将采卷耳的女子一心两用的情态写得含蓄有味。二至四章写征夫,思妇在采卷耳的时候想起了远行的丈夫,幻想远征的他上山了,过冈了,马病了,人疲了,又似乎看到他在对酒消愁……人隔千里,心心相印。
卷耳,本是在山间田野随处可见的野菜。因为有了如此深情的表达,使它染上了忧伤迷离的色彩。多情的卷耳漫山遍野,心中的相思也绵延无边,难以释怀。
桃夭(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清代学者姚际恒评论此诗:“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艳丽的桃花纷纷绽蕊,馨香醉人。美丽的新嫁娘不胜娇羞,人面桃花相映红。在桃花、桃叶、桃实的优美意境里,洋溢着对新人深深的祝福。
芣苢(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说即车前子。这首诗中多数词语不变,仅仅巧妙地变换了几个动词,一幅生动的画面就生动地展开在面前:春天的郊野上微风吹拂,风和日丽,妇女们一边欢欢喜喜采摘着药草,一边唱着“采采芣苢”的歌……
清浅简单的诗,却往往活泼可爱。平凡简单的生活,越是容易欢喜。这劳作的歌,这山野的风,清新爽利没有繁文缛节,令人心旷神怡。
野有蔓草(郑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诗写的是浪漫而率真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倾心相许。笔调形诸牧歌,自由明朗,淳朴真挚。
寻找生命中美好的遇见,是诗歌中永恒的话题。这种美好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是一种深刻和升华,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
采葛(王风)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以简短精炼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真挚的恋情,已成经典。
读这首《采葛》,让人眼前一亮,仿佛邂逅了唐诗中的绝句,或者元曲中的小令。三阙三句,如此精致,如此简洁,令人称奇。由于这首诗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的内容,因此关于其中寄寓的主题思想,后人竟是千人千解。
月出(陈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第一个用含情脉脉的审美的眼光来望月,在这原本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正是这首《月出》。“美人如花隔云端”,这首诗描写一个月光下的美丽女子。静谧的永夜,美丽与哀愁的凝结,愈加缠绵婉约。
木瓜(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一首表达的作品,小小的木瓜,因凝聚着真挚的友情而无比珍贵,无法回报。诗经之语,婉约、精致;诗经之味,醇厚绵长;诗经之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风雨(郑风)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首诗每章都以风雨、鸡鸣起兴,寒冷阴暗的日子里,最易勾起离情别绪。正在这凄风苦雨之时,妻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夫君:骤见之喜,欢欣之情,百感交集。恰如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蜉蝣(曹风)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后,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一种漂亮的小虫,它飘舞在空中时,姿态纤巧而动人。善感的诗人借这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来表达对人生苦短的困惑和思考:蜉蝣在其极为短暂的生命里,仍然美丽无比,尽情地展示着自己。而我们人类有着漫长的生命,却往往不知走向何方……
甘棠(召南)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甘棠》的主旨,普遍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有明确的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全诗睹物思人,寄情甘棠,人、物融合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护有加,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感激不忘。
穿越千年的时光,相约《诗经》。让草木精神渗透心间,空翠润泽,素雅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