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课件(16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芣苢》课件(16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8 07: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诗经》
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背景介绍
《诗经》全集三百余篇,虽篇篇皆为奇葩之作,却不是每篇都深入人心。唯《芣苢》最搏人喜爱,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十五国风中的经典篇章。《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芣苢”即车前子,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妇女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芣苢》中采用叙述平凡的事物,以表达情感寄意的方式为主,通篇无一“乐”字,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
文体介绍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缩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资料链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3先秦称《诗》,或
“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朗读诗歌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课文翻译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表襟兜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比喻。“兴”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一)《芣苢》
1.《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2.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没有直接写采芣苢的人,但读来却让人眼前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她们于平原旷野、你追我赶、群歌互答的欢快劳动的场景。几个动词,把她们欢快的心情、收获的喜悦伴着音乐节奏传达了出来。
学习任务二:情景与任务
你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1)“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2)“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
(2)孔武有力;非常勇猛有力。
(3)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学习任务二:情景与任务
2.《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学习任务二:情景与任务
3.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其身份。
诗句:“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
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学习任务二:情景与任务
4.通过这次阅读《诗经》的活动,你感受到这部诗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析手法
《芣苢》重章叠句的手法在诗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赏析手法
《芣苢》重章叠句的作用和效果怎样?
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特殊效果。
产生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