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伏特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律动参与、哼唱乐曲、编配动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分辨出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在游戏与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出不同乐段的情绪表现,并能借助肢体语言和道具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和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加伏特舞曲》,使他们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聆听和表演《加伏特舞曲》,感受音乐情绪,听辨乐段。
教学难点:准确地在律动中哼唱乐句。
学法:肢体感受记忆法、节奏模唱法、探究发现法
教法:律动法、图谱法、柯达伊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彩带、沙锤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生伴随音乐进入教室,自由律动。
图片出示加伏特舞蹈,简单介绍加伏特舞曲
《加伏特舞曲》是由风车之国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为歌剧《鲁吉纳》所做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其他作曲家改变成为管弦乐曲、钢琴曲等。在本节课我所采用的还是小提琴曲的版本。
专注聆听,感受乐曲
出示课件,请生再次聆听乐曲A段
通过聆听,对乐曲有整体感知。
师马上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曲子之后,有没有觉得它很好听呢?那么你们能不能听出这首歌的情绪呢?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是轻松地,还是紧张的?是活泼的,还是柔美的?
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轻松的,且音符具有跳跃性。
师用钢琴带唱乐谱
课件出示乐谱(简谱)
“56 53 45 42|1 1 1|45 42 34 31 |2 5 5 |”
指导生用“bang”模唱乐谱
往歌谱里加入歌词,帮助学生记忆歌曲。
“佩奇佩奇我们一起来跳舞,乔治乔治我们一起来跳舞”
课件出示“1-1-1”“2-5-5”并且请出小猪佩奇跳一跳(课件出示小猪佩奇和小猪乔治随着音符跳动的动画),使生直接清楚的感受到八度音程的跳跃。
生随着老师进行身体律动来体会八度音程的跳跃。
再次出示乐曲A段乐谱,并且加上歌词
“佩奇佩奇我们一起来跳舞,乔治乔治我们一起来跳舞,佩奇佩奇我们一起来跳舞,多么的欢快的来跳舞”。
生随教师一起和着音乐唱一唱。
聆听乐曲B段,生随着老师一起动手画旋律线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当当小画家,把你所听到的乐曲旋律用画线条的方式画出来。
师在一体机上画,生用手随着老师画。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彩带,师示范一段彩带舞
同学们,刚才老师跳的舞好看吗?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那就跟着老师动起来吧!
生随师一起挥舞彩带,跳起来
小小游戏
课件出示小猪佩奇的小伙伴们,请生跟大家一起来唱歌跳舞,遇到A段旋律的时候,男同学们就成了小猪乔治,随着乐曲唱起来,遇到B段旋律的时候,女同学们就成了小猪佩奇,拿起彩带跳起来。
生聆听全曲,分辨乐曲结构
通过刚才的律动,生发现,这段乐曲不止有两段旋律,还有另外一段旋律,且这段旋律和A段的旋律是一致的,继而引导生总结出乐曲“A-B-A”的结构。
请生随音乐进行全曲律动,遇到A段唱歌,遇到B段跳舞,清晰的分辨乐曲的结构。
利用乐曲进行简单的伴奏。
介绍作者,戈塞克。
法国作曲家。生于_?????????_贫苦农家。17岁到巴黎,开始了解曼海姆系派的作品。1769年他创立法国最早的交响音乐会“爱乐者音乐会”。法国大革命时任国民自卫军军乐队长。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创立后,任督学和作曲教授。波旁王朝复辟后,离开巴黎音乐学院。他是法国交响音乐的奠基人。借鉴曼海姆乐派的经验,扩大乐队编制,善于运用力度和色彩效果。所作近六十部交响曲及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交响乐曲《7月14日之歌》、吹奏乐《哀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对法国交响音乐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新歌剧有《共和国的胜利》等。1829年在巴黎逝世。
德育拓展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创造音乐!音乐无国界!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每时每刻带上你灵敏的小耳朵,多去听,多去用心感受,你也能成为小小音乐家,加油哦!小朋友们!希望你们个个都能成为和佩齐一样的小小音乐家!
板书设计:
加伏特舞曲
平稳
活泼 活泼
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新颖的欣赏课,主要是利用了律动法,带动学生在玩中学,乐学、好学。我这节课设计的是不要课桌的一节课,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充分培养了团体精神。但是由于这节课是一节律动课,消耗的体力比较多,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体力情况,这点在几后的教学中会加以改进,加一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