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 3 《小蜜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 3 《小蜜蜂》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8 15: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蜜蜂》教案
授课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飞呀飞》单元
授课教师: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蜜蜂》是一首带有练习曲性质的带标题的音乐小品。乐曲短小精练、形象鲜明,采用了比较活泼的小快板速度演奏。一开始就出现了连绵不断的由半音构成的三连音,模仿了蜜蜂振翅飞舞的嗡嗡声,加上旋律音区连续作八度提升,使人联想起一群可爱的蜜蜂在盘旋起伏,漫天飞舞,音乐生动逼真。乐曲的中间段落运用了重音奏法,最后用拨弦轻轻结束。乐曲具有 “无穷动”(指自始至终保持一个重复音型的快速乐曲)的体裁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蜜蜂灵巧轻盈的形象。
2.《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 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从全曲的最高音开始,一拍一音级进而下:“5 4 |3 0|”这是个简洁而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主题。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仿佛描绘出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这首简洁的儿歌易于演唱和表演,多年来,一直受到儿童们的广泛喜爱。
二、学生分析:
音乐知识与技能: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对节奏二分音符“X —”、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X”、四分休止符“0”有所掌握;具备区分简单、对比度强的音乐的技能;有初步的演唱简单歌曲技能,虽然肺活量通过一年多的训练比一年级有所增加,但相比高年级他们的支撑还是偏弱,气息不容易控制好,导致音准不易稳定。
学习特点:
二年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一年级有所加强,也知道怎样上好音乐课,形成音乐课小组合作模式的固定规矩。
学生认知特点:
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
巩固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X —、X、 X、 0”的认识,能用小乐器视奏,由这些音符组成的12小节节奏谱;
在音乐欣赏中感受乐曲《蜜蜂》和《野蜂飞舞》,通过音乐要素力度与速度的对比体会蜜蜂和野蜂的不同动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用小乐器视奏活动,从最简单的二分音符规律节奏参与,到不同时值的音符的节奏组合层层递进,从齐奏到合奏循序渐进地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不同音符时值的认识。
节奏活动在《小蜜蜂》音乐中进行,层层递进的节奏练习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多次聆听,自然而然的熟悉歌曲;
在角色扮演中聆听音乐,通过对比区分《蜜蜂》和《野蜂飞舞》两首音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歌曲和音乐欣赏中学习小蜜蜂勤劳专注的工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节奏中休止符的应用,需要每个学生专注和良好的控制力。
多次出现的半音音准的把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师生问好 歌唱的方式向学生问好 双声部合唱方式向教师问好 礼仪培养,兼二部和声训练
识谱随歌曲反复敲击节奏并聆听歌曲
1、开场白:今天郝老师将对同学们节奏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我将在黑板上出示不同难度的节奏谱,看谁识谱快并能随着音乐稳定、准确、好听的演奏。
2、出示节奏谱,播放歌曲《小蜜蜂》,引导学生用筷子演奏节奏谱完成闯关游戏。
引导组长发放筷子,表扬安静、快速、有序发放的小组
提醒同学筷子要安全使用
依次出示节奏谱:

2/4 X - |X - |X - |X - |......

2/4 X X |X X |X X |X X |......

2/4 X X |X 0 |X X |X 0 |......

2/4 0 0 |0 X |0 0 |0 X |......

2/4 XX XX | XX XX | XX XX | XX XX |
......

2/4 |XX XX | XX XX | XX XX |
XX XX |||
播放歌曲,引导用筷子反复演奏,演奏正确即可进行下一条。
重点纠正第⑤ 条节奏的演奏
X X X X
第一步 慢速 嘴念1 2 3 4,注意1敲击力度强,234敲击力度弱;
第二步 与歌曲同速 心里默念1 2 3 4,任然注意1敲击力度强,234敲击力度弱;
第三步 随音乐敲击
3、出示前面练习过的节奏组成的三声部节奏谱,引导学生分声部识谱合奏
按实际分组发放打击乐器:1、4组双响筒;2、5组碰铃;3、6组串铃;
双响筒演奏第一行节奏,碰铃第二行,串铃第三行
提醒同学打击乐器要安全使用
反复敲击
4、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二分音符“X —”、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X”、四分休止符“0”基本能够认识,大多数的学生还能快速识谱随歌曲演奏。 聆听老师的要求
领取筷子
快速识谱随歌曲演奏
识谱随歌曲按声部合奏
聆听小结
复习节奏音符体态参与音乐活动,强化歌曲中运用的节奏;熟悉歌曲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揭示歌曲名称
1、从一心多用引入课题:
节奏的掌握只是音乐学习的一种知识和技能,学音乐还需要一种特意功能“一心多用”,例如:老师弹钢琴,眼看谱,脑子要反应这首音乐,双手还要演奏不同旋律,脚还的踩踏板......你们说是不是?
现在我就来看看那些同学也会这种一心多用的本领,刚才我们演奏的歌曲叫什么名称?
2、出示歌曲名称引导同学们朗读课题 聆听并回答问题
《小蜜蜂》
朗读课题 记住歌曲名称知道是德国歌曲;
四、演唱歌曲 1、弹琴引导学生慢速演唱(反复N次)
第一步注意:音准、吐字
第二步注意:
这一句要连贯演唱,休止符处换气
第三步注意:
这一句演唱中间不能换气,第4小节休止符处请大口快速吸气,匀速吐气,“我”“快”是重音唱的重一点,其它字要轻一点
2、弹琴引导学生快速演唱
注意:小蜜蜂翅膀扇动的声音很轻,在气息支撑下轻声演唱
3、播放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4、小结:
①从音准、声音的状态、音色、气息等要素对演唱进行总结;
②德育:
提问:歌曲中的小蜜蜂是一直怎样的蜜蜂?
号召的家向勤劳的小蜜蜂学习,在学习中发扬不怕辛苦、刻苦专研的精神
演唱歌曲
回答:勤劳的蜜蜂 歌曲演唱技能与情绪的训练;
德育渗透号召的家刻苦学习;
五、对比聆听《蜜蜂》《野蜂飞舞》 导入
今天我们演唱了有关蜜蜂的歌曲,谁能想一想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一首有关蜜蜂的音乐叫什么名字?
播放《野蜂飞舞》,游戏扮演野蜂乱窜伤人,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
播放《蜜蜂》,游戏扮演蜜蜂采蜜,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
师生互动填写表格总结出两首音乐作品的不同
音乐名称
速度
力度
《蜜蜂》


《野蜂飞舞》


板书强“f”弱“P”
回答:《野蜂飞舞》
聆听音乐扮演野蜂用动作体会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
聆听音乐扮演小蜜蜂用动作体会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
说出两首音乐速度、
力度的区别 通过对比聆听学习乐曲《蜜蜂》体会音乐的速度力度;
六、课堂总结
1、知识与技能:
①二分音符“X —”、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X”、四分休止符“0”的掌握情况
板书“X”、“X”、“0”
②歌曲的演唱
③音乐的速度、力度强“f”弱“P”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小蜜蜂勤劳的精神,刻苦学习,不学野蜂乱窜伤人 聆听总结 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对德育部分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