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音乐欣赏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新疆好》
教学目标:
一、能随歌曲《新疆好》的内容,用舞姿、打击乐器伴奏的方式表现新疆音乐的独特风格,了解和感受新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
二、通过音乐播放器的视觉效果,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节奏、速度、情绪、旋律等要素的特点。
三、学生能模仿拍击切分音和舞蹈性节奏,参与歌曲伴奏。
四、学会简单的新疆舞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五、了解新疆的民俗民风等,加深对新疆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以音乐实践活动为载体,体验和表现新疆地区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能模仿拍击切分音和舞蹈性节奏。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果子香甜、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满山牛羊,人人能歌又善舞的好地方,请欣赏歌曲《新疆好》。
二、聆听 歌曲《新疆好》
1.完整聆听歌曲。 5′30″
问题一:歌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答对发放乐器)3′
生:景色、美食、人物、衣着、骆驼、沙漠
同学们说的真全面,使得这首歌啊好听又好看了!现在请跟着老师来感受一段来自歌曲中的音乐。
分段聆听,利用播放器视觉效果。
聆听手鼓演奏,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一:这段音乐中,波纹是怎么跳动的呢?30″+1′30″=2′
(手鼓击打的速度快,波纹变化跳动的也快;鼓声急促,波纹跳得快时,波浪之间的距离很密,起伏不大,都是锯齿状,尖尖的,刺刺的;鼓声很大,震耳的时候波纹高高的;波纹线条很活跃;波纹很快乐;声音变强时波纹的起伏很大,峰波、波谷相差的高度也大,波纹间的高低加深,落差大,看起来乱乱的。
手鼓敲击的节奏放慢了,波纹跳动的也跟着变慢,放缓了;波纹也减速了,波浪之间的距离拉长了,像小山啦,可以清晰的看到波纹在跳动;手鼓的声音变弱变小了以后,波纹跳得不高了,也不尖啦)你愿意用手画画线条的感觉吗?(同学的口才真好,表达非常清楚)
试着拍一拍这段鼓声
问题二:我们再来听一段,看看歌声唱到什么感觉的时候画面变得最炫丽? 1′+1′=2
(当女生演唱下乐句音乐高潮部分的时候,声音很高很洪亮,非常有穿透力,演唱的人很开心,很幸福,很快乐的,很自豪;音乐的伴奏也变得欢快了,声音丰富了,屏幕上的颜色变得很鲜艳,很靓丽,形状多样绚丽,漂亮的颜色沾满了屏幕画面)
师:你们都成了音乐家啦!想要让你的歌声充满了魅力,富有感染力,就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懂得控制声音,情绪要饱满,笑容多多的,变化多多的,就像最后这个绚丽多彩的画面一样。
3.用变化拍击方式为歌曲主题伴奏。6′
师:现在我们也来给这首歌增添一抹色彩,为它伴奏吧!请你向我这样拍
伴奏一: X X X X X 我们先来为女声演唱的每句结尾长音伴奏。(老师给你们点赞哦!)2′
亲 爱 的 妈 妈 帅气的爸爸 漂亮的宝贝
伴奏二:你们能用0 X 0 X 来伴奏,再把女生演唱的前半部分进行伴奏吗?(来,给自己点个赞)2′
4.打击乐器伴奏(铃鼓、沙锤、串铃),节奏同上。
师:同学们拍击的真准确,现在拿起手中的乐器,按照刚才拍击过的方式为歌曲伴奏吧!(厉害呦, X年X班的同学们!)相信你们经过努力都会成为优秀的乐手。2′
5.认识“冬不拉”
①聆听旋律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新疆地区特有的乐器,我们先来听听它在新疆好中的演奏。
②想象乐器的演奏方式
师:你能想象出这件乐器的演奏方式吗?(生弹拨)同学们好有想象力哦,我们来认识一下它的模样吧!(PPT)
③认识弹拨乐器“冬不拉”随音乐模拟弹拨。
师:随着音乐,我们也弹起来吧!
6.学习新疆舞动作,为歌曲伴舞。3′
师:在新疆,如果遇到这么热闹又开心的场面,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一定会翩翩起舞啦!来吧,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跳一跳吧!
动作一:移颈1′
动作二:跺地拍手翻腕1′
舞蹈一段歌词1′
7.介绍新疆民俗民风,演唱者和曲作者。2′
师:舞蹈家们请坐吧!其实呀,新疆的美唱不完,新疆的好道不尽,新疆的美食让人馋。这是新疆脆脆的馕、麻辣鲜香的羊肉串、香喷喷的手抓饭;看吐鲁番的葡萄把名扬、伊犁河的苹果甜又大,哈密的哈密瓜赛白糖、和田的红枣块头大;肥沃的草原、满山的牛羊、煤铁金银呀遍地藏;瞧,身着盛装的新疆姑娘和勇敢骑射的小伙子;这是为我们描绘新疆好的演唱者,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国家一级演员彭丽媛,也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夫人。词作者马寒冰、编曲刘炽,感谢他们用音乐带领我们了解新疆、认识新疆,发现新疆的好,看见新疆的美。让我们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喜爱,再来完整的表现歌曲。
结合视频资料,复听全曲。5′30″分组表演
(舞蹈组、打击乐器组、新疆乐器组)
三、课堂小结: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音乐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能对民族音乐有更深的认识,能更加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将来能让这颗明珠更加灿烂。